“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时间:2022-07-16 11:37:37

“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做好媒体工作的关键看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新闻工作者素质高低,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兴衰发展。本文着手于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道德约束、内外在形象的打造等现象,运用新闻实例,总结出网络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等方式方法,为新闻单位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培养、形象提升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新闻工作者 职业素养 道德约束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B

职业素养,是从事行业所需的素质和修养的融合,体现在其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有关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的社会或阶段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打造良好的新闻工作者职业形象,是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工作者道德失范现状及原因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主体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支队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各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才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工作者也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互联网等高科技在媒体中大量应用,大众传媒时代到来,各类媒体各求各变,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在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负面因素和各类不正之风的影响下,部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有所滑坡。

(一)“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失范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些新闻工作者不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还越出职业道德底线,违背职业道德,为金钱和名利铤而走险。他们缺乏组织纪律观念,自我意识膨胀,唯利是图。有的不清楚做新闻是“为了谁”,单纯为了博人眼球、引发所谓的轰动效应而不断制造虚假消息、失实新闻,让一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不实报道频频出现,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原本是监督他人言行的群体,反被群众雪亮的眼睛所监督曝光,信息传播中关于记者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将会导致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出现偏差。因此,需重拾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个话题。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关联着态度,记者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在一言一行中检点自身的职业形象,注意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和区别。

(二)“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弱化原因剖析

时展的脚步从不停歇,如今互联网已占据我们生活工作的重要部分,让世界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只要点点鼠标就随时可见、随处可见。网络平台给大家提供了更多、更广、更便捷的信息渠道以及发表反馈的意见。但也正是受其方便、快捷等因素的影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为了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丢弃职业道德走上了歪门邪道。传统的道德观念已被金钱名利等诱因腐蚀了,加上约束力度不够,部分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惩治,未能形成一个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致使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偏离正道越滑越远。

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媒体的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已适应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有了新的传播方式,网络、手机以及他们的衍生品――博客、微博、微信、手机报等。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大家所接受,并获得较多的称赞。在各种咨询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读者鉴别信息的能力和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提高政治素质

每位新闻工作者都是“政治家”,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这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从业人员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知识,作为行动指南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职业素养,以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打好扎实的政治理论根底,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指导,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传声筒”,做到上传下达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二)强化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被喻为时代的t望者,舆论导向的引导者。在社会进步和时展的今天,人们一刻也离不开新闻传媒,因此,新闻职业素养的建设需引起社会和从业人员自身的高度重视。

采访中,要能与三教九流等各式人员“打成一片”,做到“入乡随俗”。若不接地气“不合群”,那做出来的新闻则会装腔作势浮在表面,毫无新意。诚信如铁需打造,以前教育小孩不能说谎,在采编中也不能越过道德底线还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时刻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做到心系读者、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磨炼成德艺双馨的新闻工作者。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要确保文字、图片、音像、图表等内容的准确性,对“造假”行为要严加制止,不能听风即动,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真假不分乱造谣言,否则媒体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新闻真实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从而树立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

(三)提升业务素质

新闻采编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勤奋工作。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新闻工作,养成脚踏实地诚实干的工作B度,认真钻研业务,严格把关,对内容、事件反复推敲、一丝不苟,确保新闻报道的高质量、高水平,从而维护好新闻媒体的良好声誉,提升媒体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

新闻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注重培养“好奇心”和灵敏的注意力,学会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采访前期,要认真“做功课”,现场采访力求获得第一手材料,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精准抓住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细节,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作者本人还要有深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储备,能熟练掌握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文稿中能以古论今、文笔流畅、事实确凿。

新闻单位要注重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实施专业人才梯度培训,注重专业人才的挖掘与呵护,多培养能全面掌握全媒体技能的“超级记者”。开化县新闻中心平时十分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的记者能拍能写能编辑,时政、民生全能写,成为业务“多面手”,缓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手紧张问题。

(四)主动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就像一名战士,每天都处于一种临战应急状态,随时准备冲向新闻战场。在新闻从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急、难、险等突发事件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怕苦累脏、不畏艰难险,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报道”,及时准确地做好突出事件的报道,正确引导突发舆情。在突发事件现场,新闻从业人员能否有效控制局面并及时为受众传递新闻信息,把握好舆论导向,切实担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衡量他们是否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标准之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开化县新闻中心注重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整合人力、物力、智力等优质资源,精心打造全媒体平台,抢占互联网舆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应对工作中,开展立体式、全方位报道,让宣传效果迅速达到最大化。如2015年的9月22日中午11时左右,开化华埠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轿车司机当场死亡,1名骑电瓶车人员受伤。事故发生后,现场有人将图片、视频上传至微信,迅速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同时出现谣言满天飞,4死2伤等各种传言都有。记者迅速赶赴现场了解第一手情况,及时与县内相关部门衔接,于13:17在开化新闻网发出第一篇稿件,报道了1死1伤的事实,两个微信公众号也紧跟着了权威信息,网友们纷纷转发,网上谣言迅速消失。2015年6月8日,开化新闻中心的“开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发送《开化暴雨洪灾记录|24小时降了19个西湖的水!防汛应急响应由IV级升为III级!》这个微信,单条微信阅读量达到100178次。这条微信的内容,不单单只是简单通报了灾情,文中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第一时间里向人民群众传达了开化人民不等不靠、齐心协力抗洪救灾、开展生产自救的情况,激发大家爱家乡、伸援手的“大爱互助”精神,使人们在关注热点、积极谈论、相互引导、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了高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通过相关微信的发送,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在2015年年初以来不同的时间段里,相继推出“最美开化人”“开化好支书”“最美巾帼花”“读书周推广全民阅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埠金星村追梦‘绿富美’”、抗洪救灾、家训孝道、警示教育等微信内容,从正面引导,以正确、合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为健康、高效的“正能量”。

开化县新闻中心积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只帮忙、不添乱,全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引导应对工作,也展示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结束语

有德人,天地宽。新闻工作者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切实提升媒体品牌和形象,为广大受众提供新鲜可口的新闻“大餐”。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分析 下一篇:基于资源基础观的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