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垄断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2-07-16 10:49:40

国企垄断的负面影响

摘 要:长期以来,国有垄断企业在我国的关键领域以及行业占据统治地位,确保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安全与稳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又对所在行业以及领域甚至于国家经济的健康与繁荣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了分析。

关键词:垄断;利润;收入;定价

去年10月底,突如其来的柴油荒首先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柴油需求量较大地区爆发。然后迅速向各地区蔓延,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快递公司变“蜗牛”、公交车久等不来、菜价因为运输难而更加高涨,甚至连殡葬业也受到牵连。那么柴油荒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据相关数据表明,去年前9个月成品油产量增幅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海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9月、10月,成品油出口均价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两大国企低价出口柴油,减少库存,造成供给不足的恐慌,进而借机提价,这已成为其维持垄断利润的惯用手法。但是,这是以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的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有感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国企垄断的负面影响。

一、垄断企业产品定价问题

国有垄断企业所处的行业均为国民经济的要害行业,如能源、通信、金融等。由于民营企业很难进入相关领域,从而确保了其垄断地位,致使企业掌握了定价的主动权,给居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2009年6月工商银行总行网站重要公告,将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20项标准为上调,平均涨幅超过100%,涉及异地汇款、ATM异地存取款、信用卡资信证明等项目,随后各个银行陆续跟进。一直以来,我国手机以及固定电话每月都要缴纳一定的座机费,而且有漫游费、长途费,而其他国家极少有收取漫游费、座机费的现象。美国多年来全国同网同价,不但没有漫游费,连国内长途费都没有。而在欧洲,各国不但没有国内漫游费,国际漫游结算费也已被强制取消。而在我国,漫游费收入占据了运营商总利润的相当大比例,取消了后果严重。例如2005年中国移动纯利润535.49亿元,但如果扣除漫游费收入490亿元人民币,利润将只剩下45.49亿元。

二、利润分配问题

我们以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三家为例,这三家企业都是“全民所有”性质的国有企业。“全民所有”也就应该是股东为全体国民,即要将利润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反馈“全民”,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依据财政部2007年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像中石油、中移动这样的央企,需要向政府上交的分红仅是其利润总额的10%,至于工商银行这类金融国企,其具体的红利征收办法,则还根本没有涉及。这就是说,这三家总利润高达3300亿以上的国企,最终只需向政府--全民的人,上缴300多亿的利润分红。显然,这种分红现状和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办法,使得这些企业很难谈得上是在“为全民赚钱”,而更像是为本部门本行业赚钱。这种赚钱方式,对于广大公众的福祉来说,赚得越多越不利。因为这既是直接遭受垄断盘剥的不利,也是垄断势力做大之后,妨碍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所带来的不利。

三、收入差距拉大

垄断性国有企业的职工平均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从而导致垄断性行业的职工与非垄断性行业的职工收入差距加大。根据2008年的数据,国有垄断行业的员工数量不到全国的8%,但是工资总额占全国职工总额的60%,而且旱涝保收。比如,2008年电力行业整体性亏损,但是电力员工的人均工资仍然是4.6万元,比最低的行业的人均工资高出4倍多。反观私营企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而国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053元,私企职工的收入只有国企的一半。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垄断国企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取大量垄断利润。其次,垄断国企缴纳的税费较低,如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资源税等。最后,垄断国企上缴利润很少,最高为总利润的10%。所以大量利润留在企业内部,抬高了企业职工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收入水平。

四、对民营企业的挤压

国有垄断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不公平的竞争,给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在资源领域,例如,中石油、中石化掌握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石油开采以及进口权利,进而能够在源头上限制民营炼油企业以及加油站的发展。其次,垄断国企可以获得大量的政府补助,从而减轻自己的经营风险。例如,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中央财政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出台补贴政策,中石化分别得到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再次,国有垄断企业获得国家贷款的比例更高。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家投资四万亿,以及09年接近10万亿的天量信贷的大部分流入国企,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有限。

参考文献:

[1]王红茹.国企是“做大”还是“垄断”[J].中国经济周刊,2010,(11).

[2]仵明丽.收入差距中的国企垄断行业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26).

[3]雅君.万众瞩目"垄断国企"薪资改革[J].大众周刊,2010,(08).

[4]樊纲.收垄断企业的租,分国企的红[J].创新科技,2010,(01).

上一篇:通货膨胀下的个人投资理财分析 下一篇:中国股票市场第一高价股的转换及市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