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07-16 05:07:28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61-02

物理教学,就是对于大量的是物理概念及其组成规律的教学。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习物理能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找准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

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能力

大脑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人脑的最高产物”,一个概念的形成经过人类若干实验、分析、归纳,最后抽象出一个严密的概念。教学不可能全部重复人类对概念形成的全部过程,但必须教给学生这种探索科学的方法,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钥匙。一个物理实验或提出一个物理事实。在这里关键是不让学生迷恋于新奇的物理表演或对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无动于衷,而是引导学生去抓千变万化的感观表象的实质,通过分析综合,总结出结论形成概念。如反作用力的提出,先让学生体会一个习惯的现象,当你打人的时候,你自己有什么体会?学生说:“手痛”,接着问:“手为什么痛?”根据已有经验,学生知道这是受力的结果,再问:“这个力是谁给的?”学生迟疑,教师引导,没有第三者。只有打人者和被打人者,打人的同时,二者都受到作用力,这是现象的本质,前者叫作用力,后者叫反作用力。

一个概念反映的是同类客观事物本质属性。那么一个概念的建立,不仅适用一个物理现象,同样适用于同类物理现象,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会推理。仍以反作用力为例,我在教给学生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以后,引导学生自己思维场力和摩擦力又没有反作用力呢?实验观察,磁场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结论:任何物体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都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这个概念的提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很重要的。这样通过一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体会从感性知识领域向理性知识领域的转化过程,通过不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思维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生吞活剥和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从而也就抓住了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

二、在概念教学重视发展学生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概念的具体化过程,即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推广应用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即把一般东西用相应的特殊东西说明的过程。物理教学中概念的具体化过程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物理概念的检验很少用默写解词的方法,有的学生即使把概念背的滚瓜烂熟,但在错综复杂的物理实验现象面前却一筹莫展。事实说明概念的具体化运用过程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逆转过程。因为新出现的时间不一定与某一概念形成时的看法完全相应或者可以明确看出归属同类。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的具体化方法,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概念的具体化方法,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概念阶段和运用阶段。

1.在掌握概念阶段,要让学生牢牢抓住概念的内涵,说明某物理现象的什么本质,尽可能深的留下某一概念的典型表象。同时对本质反映的各种特殊表象进行认真比较,学会去伪存真的本领。例如:冲量这个概念(F,t)本质是力在时间的积累,但学生往往理解:冲字,在头脑中留下大力作用较短时间,显示了力猛和短促性,错误的理解了冲量的内涵,当遇到了小力作用较长时间时不会引用冲量的这个概念。这样就在讲解冲量的概念时,既要讲锤子打铁块,也举运动员跳高掉在海绵里,汽车受摩擦力停下来,这些物体都受到了冲量,让学生在开始掌握冲量时脑子里留下冲量的各种特殊表象,从而抓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冲量的存在与力和时间有关,冲量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关。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概念的内涵。

2.在运用概念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化的思维方法。当遇到一个物理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图景,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所面临事物图景的各种特征与所学概念进行对应联系,恰当选择相应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式。学生学习也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即当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建立物理图像后不知选择哪个概念,可能把眼前的物理表象与学习概念时某一类似表象联系起来进而归纳为同一种性质的问题,选择记忆中同类概念来解决问题,这运用的是归纳推理。帮助学生学会两种推理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概念更灵活的具体化,在概念具体化的运用中,也可以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能力

比较是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比较就是比其相同较其相异。一个是肯定的抽象,一个是否实的抽象,这对于一个概念的掌握和巩固是很重要的。教学中我很注意教给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应用中面对具体事实,能从众多概念中准确地选择其一进行解答问题。

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概念用语相似,表达形式相近,如果不注意比较很容易用错。如动量和动能语音相近并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但它们重要一点区别是: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不比较就容易把问题答错。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从A到B点,物体的动量和动能有无变化,学生往往认为都不变。为了区别和比较各种概念,学习到一定阶段就要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进行比较,抓住易混淆概念的本质区别和非本质区别。一般说是用列表方法逐项比较,有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概念围绕同一中心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去描述和说明,引导学生把这些概念在比较的基础上联系起来,归纳知识线条,组织到一个知识系统中去,建立知识体系。这样也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比较的思维方法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中显得特别重要。 物理学习没入门的人感到很难,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引入门,使其越学越爱学,乐在其中,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不断探索科学宝库。

总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优化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在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上一篇:恰当应用多媒体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