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时间:2022-07-16 01:59:31

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企业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地反映。文章将对这种财务风险信号进行具体分析,对财务危机的具体防范工作进行探讨,努力建立财务的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 预警分析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在经营的同时,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系统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预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就需要经常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要进行积极有效地防范,通过对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风险决策。对财务风险的来源以及特征进行了解,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对财务风险要进行准确地预测以及衡量,并对其进行适当地控制以及防范,要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一)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非常快,以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赶不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经济形式的变化等。外部环境在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跟不上企业外部环境的这种变化,那么势必就会给企业带来某种风险。截至到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工作体现不够完善、财务机构在设置方面很不合理等。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方面,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反应滞后、缺乏预见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够恰当,那么财务风险就会很容易产生。

(二)在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不够充分

在我国,很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认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只要资金管理到位,根本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财务风险是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中的。

(三)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财务的决策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会出现决策失误

因此,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财务决策失误。目前,对于我国企业的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以及经验决策现象,所以,企业就会经常出现决策失误现象,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存在不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往往存在三种资本结构,具体包括:一是正常的资本类型,其流动资产主要是通过流动负债的购买实现的,用企业自有资产来购置其固定资产。二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以红字表示的,说明企业的资产发生了减少,在总资本中,其比重就会下降,这也就表明企业已经出现了财务危机。三是企业的自有资本完全被经营亏损,而且有一般的负债也被亏损掉,企业这时就处于一种资不抵债的状态,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二、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对于以上这些原因,企业应该具体结合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方法,制定出与企业的基本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应对,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一)基于财务分析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完善

企业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这中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在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指标分别是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资产的获利能力指标是由总资产报酬率以及成本费用率两个要素进行具体体现的。所谓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每花费一元的成本,所能获得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越大,就能够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分为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两种,如果企业资产的流动比率过高,那么企业的流动资金就会失去很多再次投资的机会,对于普通的生产企业,最佳的资金流动比率大概为2.而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如果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的借款利率时,借款额越高,企业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大。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非常的大。企业进行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分别是资产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

从企业的发展长远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的前提应该是良好的获利能力,拥有良好的获利能力,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地控制。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清偿债务的能力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就会非常强。相关指标具体包括销售净现率、总资产净现率等。虽然以上两种指标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但是归根结底,企业之所以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对外举债,如果一个企业在从事经营的过程中,利用的全部都是企业的自有资产,那么企业就只会存在经营风险,根本就不会有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在确定债务比例时,一定要对举债经营造成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应该对比分析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的资产收益率以及债务资本成本率。只有保证前者高于后者,才能保证企业的本息能够按期归还,实现企业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在清偿债务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的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进行配置的合理程度。

(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

企业在掌握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之后,在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具体建立的过程中,要对应收账款增加、产品积压以及成本上升等风险信号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在制定具体的风险策略时,要结合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例如控制风险、回避风险、接受风险以及分散风险,对其产生的危害程度进行有效地降低。对控制风险的策略可以进行具体分类,如果以控制目的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其分为预防性控制以及抑制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能够预先确定,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损失的实际发生进行有效的防止。而抑制性控制是指采取措施,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程度上的降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负债经营中很好的发展,在筹集资金时,应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就是筹资活动。如果企业对所筹集的资金在使用以及具体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那么其所筹集的资金在使用效益方面,就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就会由此产生。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渠道,分别是借入资金以及所有者的投资。对于借入资金,企业通过借入资金进行负债经营,这将会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的可能丧失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所有者投资,企业不需要对所有者换本付息,资金能够被长期的自由使用,财务风险仅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有关。所以,企业在对筹集而来的资金进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另一方面要克服冒险主义以及盲目乐观主义,对投资风险进行最大程度的避免以及降低,追求稳健性、风险性与收益性的完美结合。

企业循环的最终环节就是进行收益的分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对收益进行合理地分配。如果企业处在扩张阶段,需要进行大量资产的购置,那么就应该保留很多的税后利润;如果企业能够取得非常高的利润,那么就应该拿出一部分收益,来进行分红或者是派发股息,对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一种财务信号,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综而全面地反映。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在经营的同时,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系统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预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进行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详细地分析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要加强管理,为企业在市场中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地应对。另外,企业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细化和分解,对各部门的财务风险要进行预测以及衡量,落实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岗位责任制,形成企业全员控制财务风险的良好局面,有效应对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秀.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12(17)

[2]陈克兰.规范财务管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宋莹.企业会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商贸,2012(31)

[4]王芳.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08)

[5]方圣敏.健全内控制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上一篇:动物也会神游梦乡 下一篇:开发蘑菇 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