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电影的审美心理机制

时间:2022-07-16 01:44:56

穿越电影的审美心理机制

[摘 要]穿越电影比穿越电视剧更早形成并广为流行,研究其审美心理机制,能够深层次透析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变迁对穿越电影形成及流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可为建构新时期这一类型电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穿越电影 时空穿越 审美心理

一、穿越电影概述及分类

随着消费与文化语境的变迁以及审美心理与社会价值的重塑,穿越电影从众多电影类型中脱颖而出,以独特审美特征建构起一种契合当下审美心理机制的类型电影。穿越电影通常讲述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它原本生活的时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中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故事。时空穿越是穿越电影的重要审美特征,它所表现的过去(或未来)时空都是一种不真实的虚幻展现,意义在于它将现世的真实同虚幻的历史(或未来)在电影中进行了杂糅和拼贴,令真实与虚幻并存,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亦真亦幻的审美。

按照时空穿越的不同方式,穿越电影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从现在穿越到过去。电影《比尔和特德历险记》讲述的就是两位不爱学习的中学生,为了完成历史作业,通过电话亭穿越回到古希腊,以及成吉思汗、拿破仑、林肯等在世的重要历史时期的故事;而电影《新难兄难弟》则将90年代的成年儿子穿越回到60年代父亲年轻时的时空。大多数穿越电影,如《上海滩赌圣》、《大闹广昌隆》、《大话西游》、《花月佳期》、《超时空要爱》、《神话》、《功夫之王》等都采用这种类型,用于表现主人公从现在回到过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历史,从而获得完满的结局。

2、从过去穿越到现在。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和《摩登如来神掌》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多表现为生活于现在时空的主人公巧遇从过去穿越而来的前人并帮助他完成夙愿或再续前缘。

3、从未来穿越到现在。电影《终结者》系列和《超级学校霸王》都是讲述未来的超级警察穿越时空回到现在来完成一项任务,他们以先进技术和非凡能力誓死保卫生活在现在时空的主人公,而主人公是影响未来的重要人物。

二、穿越电影的审美心理机制

穿越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类型电影,必定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期待,令当下观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几乎每一种类型电影的形式框架下都隐含着一个人类所希冀的神话。某一特定的观众期待心理往往占据着某种类型电影生产和消费的核心。类型电影往往用理想化的非写实手法,创造集体选择的理想生活和理想形象。那么,穿越电影的审美心理机制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论是从过去(或未来)穿越到现在,还是从现在穿越到过去,穿越电影都在或多或少地对现代人进行肯定。在从现在穿越回到过去和从过去穿越到现代的两种类型电影中,主人公都会运用现在先进技术、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在过去时空中帮助前人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甚至改变历史。例如电影《新难兄难弟》中的儿子穿越回近40年的过去,帮助年轻的父亲解决问题并追求母亲;电影《神话》中成龙穿越回秦朝化身为秦国大将誓死守护高丽公主;电影《摩登如来神掌》中的主人公则是在现在时空帮助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云萝公主摆脱二百年前天下第一邪派高手天残的追捕。而在从未来穿越到现在的类型电影中,主人公虽然身处现在并受未来人的保护,但主人公的生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到未来时空的变化。由此可见,这种帮助前人、改变历史和影响未来的主人公,由于具备超时代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历史进程的了解,让现代人感觉优于古人,从而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无形中令现代人受到了重视,强调了现代人的存在价值及其重要性,同时也显露出现代人的个人崇拜和英雄情结。许多现代人在现实社会中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自我身份得不到认同,自我快乐得不到满足。于是,在审美领域寻找身份认同与主体意识成为了现代人摆脱现性束缚最终获得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穿越电影的叙事模式实际上就是将现代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放置于一个全新的时空当中得以实现,在新的时空中对个体价值进行肯定,从而将主体意识放置到首位,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通过帮助前人、改变历史和影响未来变现出现代人的主观能动性,现代人不再成为现性统治的对象,本质上是观众在观片过程获得身份认同与主体意识的一种审美心理机制。

2、穿越电影在肯定现代人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显露出现代人逃遁现实的心理状态。穿越电影的主人公发挥自身价值、展现自身能力都是在时空穿越以后才能完成,而面对他原本存在的当下却表现出无能为力。如电影《新难兄难弟》中的儿子在90年代与年迈的父亲关系紧张,而穿越回到近40年前才了解到父亲的性格以及如何与其沟通;电影《超时空要爱》中的警察在现在时空中对女主角的死无能为力,他试图穿越回到三国时期再拯救她一次;电影《重回十七岁》中的男主人公在人到中年的现在时空里事业失败、爱情失意、家庭破裂;而《摩登如来神掌》中刘德华扮演的救美英雄不过只是个一事无成的小混混。穿越电影常常将主人公设计为与观众相似的某种具有性格缺陷或身份普通的现代人,通过时空穿越在另一个时空中追究现实缺失的荣华富贵、事业有成或崇高身份。“在心理学上,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这种心理被称之为‘补偿心理’。”穿越电影将观众对现世不满的主观情感和普通至极的自我身份投射到与自己相似的主人公身上,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宣泄与补偿,渗透着现代人逃遁现实的心理逻辑。“类型电影能够使观众获得满足感,非常积极地接受类型电影为各种社会问题提供的非常荒谬的解决方式。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相同的冲突比比皆是,只好再次回到类型电影世界中需求安慰和解脱。这就是类型电影受欢迎的原因。”现代人常常被统治于一个分秒必争、竞争巨大的社会秩序中,工作、挣钱、消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主要内容,并成为了现代人日常生活厚重的枷锁,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快乐往往被不如人意的现实境遇压抑、限制和束缚,于是,对现世不满的宣泄、对个体自由的渴望只能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得以实现,这又是现代人对抗现实境遇所表现出的消极心理。

3、穿越电影除了包含着现代人逃遁现实的心理,同时也寄托着对浪漫主义的追求。这种浪漫主义的追求体现在对坚贞纯洁爱情的期望。无论是电影《上海滩赌圣》还是电影《神话》,主人公穿越到新的时空中都会找到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甚至有些人物就是为了坚守爱情而穿越时空的,如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大闹广昌隆》、《超时空要爱》、《重回十七岁》等。现性令人与人之间越发不信任,现代人也逐渐失去了对理想和信念的信心,甚至不再相信爱情的纯洁与忠贞。穿越电影通过时空穿越的方式将现代人置换于新的生活秩序中,这就为完美爱情创造了生存的土壤,同时,爱情在穿越电影中超越了历史、超越了现实、甚至超越了时空限制,真正体现出爱情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更加坚贞的特征,于是,穿越电影成为了现代人的感情寄托,以此纪念现代人在现代困境中经历的爱情伤痛,并体现出现代人渴望爱情又不信任爱情的矛盾心理。这种浪漫主义的追求还体现为对惩恶锄奸、伸张正义的期望。惩恶扬善本身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之一,现性造成的人性失衡使得现代人只能在艺术作品中寻找价值认同,因此它是中国文艺作品常见的表现内容。电影《上海滩赌圣》、《大闹广昌隆》、《超时空要爱》、《超级学校霸王》、《终结者》系列无不包含着维护正义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寄托着现代人丧失于金钱罪恶之中的道德忏悔。无论是对纯洁忠贞爱情的希冀,还是惩恶锄奸、伸张正义的期望,都是对“性本善”这一哲学命题追求,本质上可看作现代人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惑,如贪婪、恶毒、腐朽等社会现象的反思,在心灵上回归人性本真的理想化表达。

总之,无论是肯定现代人或帮助前人、或改变历史、或影响未来的个人价值,还是显露出现代人逃遁现实的心理状态,亦或者寄托着对浪漫主义的追求,穿越电影将现代人不满现实、期望美好的心理发挥到了天马星空的时空穿越中,在真实与虚幻的交互中满足着现代人审美期待,最终回归到了电影的本体特性。

上一篇:论设计的局限性 下一篇:少儿节目“去说教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