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11:27:45

生活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将其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生活教育的涵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他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生活。这个生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个三个方面。我重点阐述生活即教育。这个理论是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改造而来的,但又有所不同,陶行知先生更强调生活对教育的重要性,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

2生活教育理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2.1计算机课程本身特点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中有很多高度概括的抽象概念以及方法理论。譬如在教授《计算机原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要跟学生解释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除了我们一般会拿出直观的一个计算机来进行实物教学之外,学生从思想上对硬件及软件的进一步认识就颇有难度。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生活教育理论,将“硬件”比作是人的“躯壳”,“软件”比作是人的“思想”。让学生试想一下,躯壳和思想都是人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之一都将不成为人。那么,这里我们所指的人也就是我们的计算机系统。这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了。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概念,引入生活教育的理论,让一个个抽象难理解的东西变成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能轻易感受到的实物或者经验,这样,我们的教与学就变成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利用这样的方法,把我们计算机课程中难懂的难理解的方法过程生活化后,学生便会觉得越学越有意义。我们老师的教也会变得更有成就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就达到了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2.2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新课程理念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使学生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3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途径

3.1情境创设生活化

学习兴趣的激发重点要依靠这堂课开始的情景创设。计算机课程内容普遍都比较枯燥,这导致情景的创设往往都脱离现实生活,也因为这个很多学生上课不愿意听,不愿意上计算机这类的理论枯燥课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精心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好的情境创设录下来,这样老师们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又避免了重复劳动。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运用于此本人认为最为合适。例如,在讲解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时,我们可以设计个小游戏,带动学生进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将男生设为1,女生设为0,请若干的男女生上来,另外找一名同学将我们通常用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的男女生队列。一开始我可以示范,后面课程的深入过程中,我可以找同学上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自己解决来充分掌握二进制的转换这个难点。通过这个情境的设计,同学们上课气氛热烈,大家也都愿意上来一试身手。通过这个也让大家明白计算机原理与生活的关系,从一开始害怕学习到后面的愿意学习。

3.2理论讲解贴近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

课堂应是生活的课堂,它所探究的问题是从生活中来的,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才会源于生活,学生的思考才可能反馈于生活,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尝试和验证等的学习活动,引发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3.3教学素材源于生活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获取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上机操作机会,不要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计算机知识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的道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完word的知识后,能够在课堂上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板报,可是一旦走到生活中让他去完成一次板报的任务,学生就有些犯难了,学生为什么觉得很困难呢?就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局限在课堂上,缺乏对生活的认知。例如说,我们可以直接将学校中制作板报的要求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出电子板报来,素材源于生活,通过教学,又让学生的知识高于生活,这个不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嘛。其实作为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以后的生活着想,你就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教学与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有些是我们学生已有的经验,这样让他们学习起来肯定比光读书来的精彩的多。总之,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他的相关的理论体系,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创建“生活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机知识,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的教学走进计算机课堂里,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教育的真谛和源泉。只有做到教学与生活接轨,才能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实践从课堂上获得计算机知识。

引用:

[1]郭鹏飞,郭真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9):112-113.

[2]陈进.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2(4):77-78.

[3]周吉云.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农村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5(25):140-141

作者:陈雪韵 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研究 下一篇:最邻近发展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