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7-15 09:06: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效应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首先,通过“演一演”,体会情趣,使教材中语言文字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如上《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改编,加上一些夸张地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陶罐的谦虚容忍和铁罐的骄傲自大,通过角色表演,加深了学生对寓言故事蕴含道理的进一步理解。

其次,通过“画一画”,使教材中的人物、场景、事物等再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如上《爬山虎的脚》时,让学生画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第三,通过“做一做”,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教材的语言环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上《捞铁牛》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做“捞铁牛”的实验,动手、动脑相结合,学生装不但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获得了一些新知识。

第四,通过“看一看”,利用教学媒体,增强教学效果,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演泽得具体、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课文中“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这一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做课件时要展现晚霞辉映湖面溅起波纹的情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的思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加强,

最后,通过“听一听”,依据课文内容,突出音响效果,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在上《观潮》一课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要突出音响效果,以声音渲染情境,把音响、文字、图像三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学生可以一边欣赏图景,一边感受“人声鼎沸”“山崩地裂”“闷雷流动”等这些词的意思。

总之,在语言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的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乐中求知,在兴趣中探索,既学的主动、扎实,又学得轻松、愉快。

上一篇: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外部性分析 下一篇:“任务、合作”让阅读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