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or诱饵?

时间:2022-07-15 04:46:41

面包or诱饵?

近日,美国一家名为媒体发展投资基金(MDIF)的组织计划实施一项“Outernet”(外联网)项目,希望通过美国航天局的帮助,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信号释放测试,同时计划在2015年6月前将150颗cubesats(迷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通过卫星接收地面基站释放的网络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从而转换成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全球,使得地球上的任何电子终端设备都能够连接并免费使用Wifi网络。

倘若上述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可谓给全球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带来了福音,大大提升了网络环境的便捷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造福万民”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和支持,业界对此看法褒贬不一。一方面,诸如比特币钱包Blockchain、Ubuntu、世界地图OpenStreetMap以及维基百科等公司,考虑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对此计划均表示了支持;而另一方面,主要来自于社交网站的一些评论家却对此项目保持怀疑态度,首当其冲质疑的并非是项目的技术或者资金的保障问题,而是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

基于此,个人认为此项计划虽能够给广大用户带来福利,但仍需谨慎考虑,权衡利弊。

前不久曝光的“棱镜门”事件带来的安全风波还未平息,大多数用户仍心有余悸。如今再次提及这样覆盖全球的网络环境,是否会演变成为美国搜集全球网民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有力利器?这样的猜测在情理之中,也让人们顾虑重重。

另外,未来随着接入网络环境用户的数量日趋增多,将会吸引更多的黑客受到利益驱使加大对网络的攻击频率、力度和规模,整体的安全防护将面临重重困难。

其实,当前基于Wifi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频频发生,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当前在星巴克、麦当劳等通常具有无线网络的公共场所附近,只需要一台PC电脑、一套无线网络设备以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便可以轻松搭建出一个伪装的不设置密码的Wifi网络,当用户设备自动连接网络之后,黑客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网银密码、股票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对于免费Wifi覆盖全球这样的“免费午餐”,到底是美国为世界人民提供的可口面包,还是为搜集信息,分析用户数据提供的蓄谋已久的诱饵?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同时,这件事也再次为我们加强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网络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行为习惯:

一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要安装基本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保持及时升级,定期进行安全性扫描,及时修复系统漏洞。

二是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防遭受病毒攻击时,系统无法恢复,数据发生丢失或者信息遗漏,同时尽量不要把重要数据存在电脑硬盘的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防止系统崩溃后重新安装时由于疏忽而误删了数据。

三是QQ、MSN等通讯工具发送的网站或程序,不要轻易点击或者执行,防止系统植入木马病毒。

四是不随意访问自己不了解的网站,不接收和打开陌生人发送的网络文件和电子邮件。

五是不要随意接入陌生的、没有设置密码的Wifi网络。

六是尽量不要在其他智能终端登录自身的银行账号、支付宝、QQ等涉及重要信息的账户。

总而言之,权衡享受免费上网服务与个人隐私泄露之间的利弊,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在当前国家、产业、企业均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防护、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同时,对个人用户而言,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要认清安全无小事,深知安全隐患如影随形,信息安全防护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

上一篇:寻找公有云突破口 下一篇:从屠宰场到餐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