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让智慧充盈课堂

时间:2022-07-15 03:27:48

阅读教学,让智慧充盈课堂

所谓智慧课堂,就是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智慧预设与智慧点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扎实而富有实现的语言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丰盈学生的认知体验,从而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怎样才能构建出富有实效的智慧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情境营造中挖掘智慧源头

作为语言类学科,语文教学的核心归旨在于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提升与发展。而言语的品味体悟、实践运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情境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情境资源就是学生认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学生提升能力、获取语言的重要平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联想的基础上深入认知体验,从而产生独到的见解。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中关于夏天烟台海的特点时,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很快总结出烟台海的特点在于浪漫。而对课文中的这一用词,学生显然还缺乏感性而直观的认知。于是,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认为浪漫的现象梳理出来,从而帮助学生从心理意识中形成对“浪漫”内涵的感知。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潜入文字,感受夏天烟台海“浪漫”在哪里?

在这则案例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卡壳时,教师则借助学生现实生活的现有资源,让学生围绕着“浪漫”一词搜寻生活中的生活现象,从而有效地探析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怀,学生也就真正走进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烟台海的特点。

二、在精心设问中唤醒智慧活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的本质特点,以文本基本价值取向为圆心,设计出具有较强穿透力和较广覆盖面的核心主问题,并以此为准绳开掘出富有层次性的子问题,从而在层层剥笋中推进课堂教学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焰。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教师就精心了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坡度,让学生在步步为营中直接指向了文本的本质要以: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回首文本语言,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上,让学生圈化出洪教头与林冲在打斗过程中的动作描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象洞察人物个性,让学生思考“从两个人物出招与拆招中,你分别看出了两个人有着怎样的个性差异”?在教师的静心设问下,学生从洪教头的三棒中感受到人物为了赢取金钱而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而从林冲“横、退、扫”体现出林冲到处谦让的君子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基于文本的巧妙设问就像木偶表演中的提线,只需轻轻提动就能呈现出精彩的表演,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功效,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文本,强化学生的阅读体悟。

三、在言语揣摩中点燃智慧火花

入选教材的文本可以说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不仅有着精巧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更具备了丰厚的文化气韵。文本中值得品味与揣摩的语言价值点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着力聚焦那些具有独特表现力和丰富情感的点睛之笔,让学生在不断探究、反复品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心智活力。

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形成对瀑布的初步体验;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细致比照,对比瀑布声音的变化,感受作者前后遣词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将原本生硬枯燥的语言文字激活成为鲜活的画面感,使得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展现的意境之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敏感地意识到瀑布的声音随着作者聆听地点的不断变化逐渐变得雄伟而壮观。就这样,学生依托对词语的感知、品味、想象,不仅感知了关键字词的大意,更品味了其中的质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最终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品析鉴赏能力,课堂教学的智慧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四、在艺术引导中促进智慧生成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生与教师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就能充分释放学生的表达欲望,调整学生的认知思维,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无限飞扬,使得课堂呈现出多元开放的质态,从而促成课堂教学的智慧生成。

例如在教学《望月》第一自然段中“镀”字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用“嵌”,而用“镀”字,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月光的特点之上。很多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首先感知了“镀”本身就是在物体上“涂上”薄层之意,在这里凸显了月色的柔和和轻薄。有这样的体验认知为基础,教师则以语言叙述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由“镀”字进行景色的想象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想象的景象也各不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在定位关键词本质要义的基础上,形成对语言的灵动感知,唤醒了学生的想象动力,造就了丰富而立体的生成资源,为智慧课堂提供了资源支撑。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关乎着学生的情感认知、职能发展、语言构建,只有在聚焦在这些方面,我们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成长为富有思想和活力的智者。

上一篇:小学语文童话的引入教学探索 下一篇: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