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青春之花

时间:2022-07-15 02:49:05

用爱浇灌青春之花

已经是初三第二学期了,我们俩在一个班度过了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度过了愉悦的时光,是你让我拥有了快乐,我不敢想与你分别的日子我将怎样度过。有时我也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可我做不到,我的脑海中时时刻刻浮现的都是你的身影,尤其是在孤独的夜晚,我知道这就是爱,不知你是否也这样想我——来自我们班雨宁书中的一张纸条。

一、案例分析

该生的行为是因身材和心理发育,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性意识的萌芽而对异性产生特殊的情绪体验,有意识地爱慕异性,这种早恋现象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必然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陷入恋爱关系的青少年,十分敏感,生怕被家长,老师和同学知道,所以,往往是私下偷偷地接触和往来。由于早恋带有幼稚性、盲目性、朦胧性和幻想性,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浪漫的接触中忘了时间,以至造成荒废学业。在经过慎重思考后,我决定单独找谈一次。

二、谈话中的发现

我从雨宁的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才多艺的表现,如能健康发展将前途无限;同时,在取得她的认同后,我又以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诫她:“不少女孩往往受不住诱惑,容易迷失自己。”当说道这里时,我话锋一转,说:“你怎么样?”我看她支支吾吾的,于是单刀直入, “是不是有男朋友?”在我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后,雨宁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她觉得班里女同学嫉妒她,自己不想和他们说话,上初三后,学习有点累,感觉很孤独;而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罚。她觉得自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回家,自然就想找个人谈心。我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一是生理反应,同性相斥,二是缺乏自信,正是没有自信才会感觉别人嫉妒她,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我帮她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并制定计划。

三、争取家庭积极配合

在暂时疏导好后,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因为我觉得,如果爱的雨露能浇灌青春之花,父母的爱才是真正浇灌花朵的雨露。

我与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的特长、优点,使交谈从愉悦开始,在谈及的一些行为时,避免用“早恋”等名称,启发诱导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帮助孩子解除青春期的迷惘。家长表示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与教师配合,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早恋误区。后来,家长经常与我保持联系,互相沟通了解的表现。

四、利用班会进行心理辅导

雨宁的事例引起我的反思:她,无非是我班四十多个学生中的一个个案,我不了解的可能还很多。我在俯身与交流的同时,充分利用班会进行“面”和“点”上的心理辅导,对全体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找好自己人生的坐标,让自己的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启发引导正确对待认识自己的行为,教育女生要懂得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男生要懂得尊重女性。让学生知道,早恋固然不妥,但一旦发生早恋,也并非是做了什么坏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爱都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求学时期,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抓住自己青春期记忆力好,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一大好时期好好学习,培养创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成就大业打好基础。

五、在师生间、同学间编织的爱的花环中,使她感受到集体的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其失衡的心理恢复

雨宁在我的努力下有了些许进步,但有时还有反复。每当我看到她躲避的眼神,保持缄默的态度时,我就知道这是一种防御心理的作用结果,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表现得不急不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给她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她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我了解到她自觉性很强,也很爱读书。有一天,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她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回答错了不要紧,试试看!”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上一篇:教育学生的技巧 下一篇:关注心理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