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细化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01:52:27

浅析精细化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正常运营,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中了解资金、资源、市场等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财务管理可以了解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不利境地。本文从当前国内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基于精细化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精细化预算

中图分类号:F426.61;F40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电力体制一路沿着“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方向改革,2014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新电改方案”,2015年深圳作为首个电改模式点执行独立输配电价;种种迹象表明,电网企业参与售电市场竞争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将呈现竞争更为激烈的局面。电力企业要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除了主动适应政策、市场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内部改革做起,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应该提高重视。

一、电改背景下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相当一部分问题在电力企业经营中长期存在,并在电改背景下被凸显出来,如财务人员素质问题、财务工作管理方法问题、财务管理流程监管问题等。笔者以下针对预算管理造成的一些影响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阐明形成的原因。

1.预算编制普遍不合理

顾名思义,所谓“预算编制”是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材料依据,合理与否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根据笔者在久隆电力公司的实践经验,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在预算编制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缺乏对企业自身情况的了解,尤其是电力投资、电力建设、电力施工等具体细节方面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较大数据出入,随意性较大,这也是导致很多电力企业预算编制材料不统一的原因;另一方面,周期长、效率低,很多电力企业管理中采用“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终端编制”的模式,很容易被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及多层级结构所干扰,整个预算编制形成过程中会涉及大量部门、人员,信息收集速度很慢,传递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整个预算编制周期长、效率低,无法及时掌控市场信息变化并做出对应反应,预算编制的滞后性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2.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提高,电力企业发展中涉及的政策、资源、环境等越发复杂,客观上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造成了阻力。从电力企业角度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对预算编制、考核、评价、审议等没有提高认识,尤其是内部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预算管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依然采取人治代替制度的方式展开。

3.预算规划执行不到位

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电力企业即便制定了相对完善、标准的财务预算编制,却依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忽视了预算规划的执行;换而言之,执行力差是当前电力企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预算管理工作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一方面缺乏管理制度约束,造成员工执行中的不规范现象,以及领导层的权责不清。另一方面,预算管理执行中容易被计划变更而打断,且没有完善的弥补机制。

二、精细化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1.开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指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尤其作为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电力改革趋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并从经济收益保障层面,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意识。

精细化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要点是“量化+细化”,在保障不偏离电力企业市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层次、节点进行有效整合;对于财务从业人员而言,应该与时俱进,从思想、技能、素质等多方面展开优化,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做出贡献。

2.建立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完善机制

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编制过程、执行过程、考核评价过程三个部分,这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强调预算编制过程的合理性。预算编制进行之前,财务部门需要对企业过去几年的财务情况进行汇总,并对未来几年中的财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预算编制的基本高度,避免标准过高或过低。此外预算编制不是“闭门造车”,尤其要加强对现阶段财务信息的整理,结合电力市场情况进行判断,维护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靠性。

其次,要强调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性。执行监督工作主要依靠电力企业内部完成,为了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出现,电力企业需要简化管理人员层级和结构,明确权责、合理控制,善用绩效机制、激励机制,实现执行过程监控的长效性。

再次,要强调预算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建议将精细化预算考核评价纳入到电力企业整体考核体系,同时,可根据不同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做到针对性与通用性的统一,不断优化指标权重、内容,为长久效应奠定基础。

3.强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电力作为信息时代中国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能源,电力企业既要维护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要确保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满足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企业管理中就更应该强调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

同时,由于涉及不同部门、材料、设备等因素,精细化预算工作的开展需要团队协作,电力企业应该在内部构建一个专业水准高、综合素质强的团队,并基于制度实现团队管理,筛选一批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展开管理工作内容的合理划分、明确权责,从而维护电力企业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久隆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中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推广的实践证明,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并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规避市场风险、完善财务职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瑛.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创新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8):151-152.

[2]陈健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4):133.

[3]刘良田.浅析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J].低碳世界,2017(5):242-243.

[4]王英刚.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47.

[5]李金凤.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64-165.

上一篇:关于医院新农合账务处理的认识与讨论 下一篇: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