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时间:2022-07-15 11:44:02

小学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想了解人们内心世界时,语言并非万能,倒是另一种无声语言――肢体语言,发挥了不言而喻的奇妙作用。笔者将通过眼神、表情、手势等方面的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来体现五彩缤纷的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肢体语言;运用

教学工作也是异曲同工,教师在课堂上就好比一个演员,适时适度巧妙运用熔注教师情感的肢体语言配合有声语言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教学境界。

一、定义及作用分析

肢体语言是小学语文老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法宝,肢体语言的运用是课堂生动、活泼的重要表现。那么,什么是肢体语言呢?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部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包括眼神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语言学家研究结果证明: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时,只有35%的信息是单纯通过言语表达的,其余65%的信息则是通过肢体语言言表达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肢体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表意功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的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巧妙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这些无声语言,以期产生出“水到而渠成”、“形立而意现”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眼神的运用――监控与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所以,眼神的合理运用,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起到既监控学生的听课情况,又及时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她曾说:“教师应从学生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师眼神的运用要随着教学内容的进行、学生的情绪等自然的变化。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

(二)表情的运用――调节与表达。小学老师上课最忌面无表情、音无起伏、死水一潭。表情运用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也能够较好地表达老师的感情或课文内容的情绪。教师的面部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接触交流的重要“外显点”。教师自信饱满的情绪,能使学生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由此受到鼓舞的激励,还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增加、注意的维持、记忆的加深,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教师首先应通过范读来解释这些情感因素,表现自身的情感体验。再通过富有感彩的体态语感染学生,把作品中的情感真切地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手势的运用――再现与指挥。“小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语言是极其规整的,作为与之互相配合的身姿和手势,不需要夸张性的大幅度工作,如果运作过分,势必与课堂整体气氛不合,甚至成为一种滑稽。其次,课堂教学一般也不需要过多的手势,要少而精,两句一招、三句一式,有失教师严谨和课堂严肃。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手势要用心设计,要精而准,雅而美。手势语言如果能与讲课内容配合恰当,能够化抽象为形象,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肢体语言,可用适当的手势辅助教学。一般是以摹拟课文中的形象,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情节为主。如教学《枫桥夜泊》时,可以如此施教:朗读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老师的右手手掌自然张开,掌心向下,手平移并轻轻点动以显现“月落乌啼”之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到“夜半钟声”时,老师的手略靠近右耳,轻柔点动,好像品味夜空里清扬悠越的钟声;然后随诵读声,手从远处划至胸前,以示“到客船”。这些手势语的特点是:切合诗的意境,简洁,但不失形象生动;切合诗的韵律,轻柔,但富有鲜明的节奏感。配合朗读,成功再现了诗中凄清落寞的气氛,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总而言之,肢体语言是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语言,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辅、交流性和生动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巧妙、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把眼神、表情、手势等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师生情感等协调好,使得整体肢体语言衔接自然、轻松得体,富有艺术魅力,给学生一种和谐美的感觉,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渐臻佳境。

(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朱家川小学, 甘肃 定西 730515)

上一篇:开源学习管理系统eFront体系结构的分析 下一篇:多功能床头牌在少数民族地区医院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