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效的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15 01:39:02

追寻有效的课堂教学

判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看学生有否发展。这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一、精心研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学活动过程在目标的导航下顺利展开。

那么,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呢?

1.走向“整合”,着眼课时目标

各学科课程标准纵向结构上分为“三维目标”,横向结构上分为富有学科特点的各学科目标。同时,总目标下面还有各阶段的目标。因此,我们要立足“总目标”,着眼“阶段目标”,整合“课时目标”。一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在其达成的基础上,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课时目标要重点突出学科的鲜明个性,要少而精深,讲究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三是确定课时目标时,把文本特点与学生的现状紧密联系起来。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年级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整体思考。既要考虑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达成度,又要着重思考在语文训练上让学生得到什么,还要想好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

2.体现“差异”,关注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首要条件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就能加以考虑、明确。有些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基本目标是否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否适合学有余力或有特长的学生?班级有随班就读的特殊生时,在目标中如何体现对他们的关照?有些科目,比如音乐、美术、科学等,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3.趋于“规范”,明确叙写目标

在行为目标的叙述上,应尽量趋于科学、规范,具体要包含四个因素: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并且最终体现在学生有没有具体的进步上;行为动作是可以评价和比较明确具体的;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依据;表现程度是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是测评学习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在认知目标的陈述上,应采用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体现内在能力与情感的变化。

如有位教师就《荷花》一课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识字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美的情境,用朗读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3)从感悟作家笔下荷花的特点中,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上述教学目标,既重视了识字学词,又找准了语言训练点;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感悟、学写,既体现了“三维目标”,又切实可行。

二、悉心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规划与安排,是对教学蓝图的绘制。教学设计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反复推敲斟酌。面对有效教学的召唤,很有必要强调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材解读。教师要潜心研究文本,分析教材,要学会依“标”扣“本”,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筛选取舍,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一瓢,可以是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可以是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可以是值得揣摩写法的篇章……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联系年度目标,找准课文语言、形式和训练重点的结合点,一课一得、两得,切记不要贪多求全。

2.教学流程的编创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明确了方向,接下来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了。教学流程不仅仅指向将知识学会,将问题解决,还指向知识如何学会,问题如何解决,提出多少问题,形成哪些创新,付诸哪些实践。流程的编创应紧紧围绕“让学生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创造自己所能创造的”这一思路进行。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去创造;学生要“想尽办法”让自己完成更多,创造更多。在编创设计中,教师的角色是通过引导、启发、组织、示范等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助生自助”。流程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时间进行分割,并进行相应的任务分工,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师生共同商定的基础上动态形成时间的分配。同时,在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程序保障。

3.课堂问题的设计

有效的问题是能够使学生主动组织回答,调动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问题应来自于学生、教材、教师教学需要三者的和谐统一。有效的提问,三言两语,境界顿出。因此,问题的设计不在多而在精,问题要提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文训练的重点上,最好能做到“牵一发动全身”。

比如,一位教师教《猫》这篇课文,在初读课文、交流初步感受、启发学生质疑之后,教师把预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揉合在一起,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找一找,猫的性格“古怪”都表现在哪些地方?课文是怎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多处语句,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抓住“蹭”,谈作者用词准确;有的抓住“踩印”“几朵美丽的小梅花”,谈作者运用比喻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手法;有的抓住语气词“吧”“呀”“呢”,谈作者口语化的语言特点……这样的“问”与“答”,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又是对语言的品味,对写法的揣摩,值得提倡。

4.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不精心预设,就是打无准备之仗。但是,预设再精心,也仅仅是预设。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不可预测的一面。顺学而导,促进生成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催生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就是善于抓住学生理解的难点、提出的疑点和发言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最终生成知识、方法和能力。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才能让教学精彩有效。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基础上的。脱离学生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教学,都是低效的教学。新课程强调并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

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学生只有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先生十分重视情感因素,他认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赞科夫也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以激发学习动机。

2.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作为学习者,只有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才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国内外的学习实践都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有人打过形象的比喻: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还通过对学生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集中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简言之,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非常重要。

3.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

课堂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目的在于改变沉闷的学习气氛和闭塞的学习心理,打破消极旁观、懒于思索的行为定势,在发展思维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反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出具有挑战的任务,其有效途径是实施竞争式的教学方法。所谓竞争式教学方法,即指以认识教材内容为竞争目标,通过个人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在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中,在智力活动的较量中,进行自我探索的一种学习活动。竞争式教学方法确有学生表现的天地,能引起他们的直接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有效的课堂是使学生被肯定的课堂,使学生被激励唤醒的课堂。所以,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消极因素得到抵制。

四、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文化

实施有效教学,要创新与有效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文化”。这种文化弥散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弥漫在教学的所有空间。它通过转变教与学的行为与方式,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1.对话文化

有效教学是一种对话的教学。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等。而师生间的有效对话要立足于“三个基于”,即基于师生人格平等的对话,不是教训式的对话;基于教学内容的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对话;基于倾听的对话,不是自说自话的对话。教师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也要善于倾听老师与同学的观点。

2.合作文化

有效教学要构建合作文化,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在合作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有具体的合作主题、任务,不要没有内容的空头合作;二有合作的组织分工,不要乱成一团的无序的虚假合作;三有合作的成果,不要合作无果的形式合作。

3.探究文化

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深度。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离不开探究文化。要想营造探究文化,一是要尊重、激励和鼓励学生的探究意愿,变“告诉”的教学为“获得”的教学;二是要培养探究的意识、习惯,让探究精神深入学生的血液,多问一个为什么;三是要教给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习惯与兴趣,最后形成乐于、善于探究的教学文化。

4.实践文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向之一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更确切地说,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举办辩论赛、举行课外阅读比赛、开展社会调查以及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日一记、每日一摘等活动。

追求有效,是中小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文化经典的学习 下一篇:孔孟之成长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