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胆囊形态影像学观察

时间:2022-07-14 11:35:0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胆囊形态影像学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胆囊形态的变化。方法:246例FD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A组)、肝郁化热型(B型)和脾胃虚寒型(C组)3组,分别以舒肝和胃丸、龙胆泻肝丸、附子理中丸治疗10天,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观察胆囊的长径、前后径、胆囊壁厚度、胆囊内透声。并以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246例FD患者治疗前胆囊增大154例(62.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A、B两组治疗前胆囊径及前后径与正常对照组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或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FD发病与胆汁排放有关,中医辨证施治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胆囊形态影像学 辨证施治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月FD患者246例,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标准[1],并经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胃下垂、胃炎、胃溃疡及胆囊炎等疾病。按文献[2]辨证分型,24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肝胃不和型130例,男30例,女100例;年龄20~62岁,平均36.0±12.5岁,病程2~5周;临床表现:两肋、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嘈杂吞酸,郁闷或烦躁易怒,情志不遂时加重,常叹息,大便不爽,舌苔薄黄,脉弦。B组为肝郁化热型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0±10.5岁,病程2~4周;临床表现为胃脘嘈杂返酸,胸满胀痛,胸中烦热,急躁易怒,惊悸不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胀痛,脉弦数,舌红苔黄。C组为肝胃虚寒型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40.0±13.5岁;病程1~6周;临床表现:胃脘隐痛,喜热恶冷,按则痛减,手足不温,进食生冷后症状加重,泛吐清水或酸水,纳差,疲乏无力,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细弱。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成年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31.0±14.5岁,正常对照组与A、B、C三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A组予舒肝和胃丸6g口服,每日3次;B组龙胆泻肝丸6g口服,每日3次;C组予附子理中丸9g口服,每日3次。三组均未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检查方法: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记录,检查前3日患者均未服任何药物,检查当日清晨空腹,采用日本东芝SAL-32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胆囊的长径、前后径、胆囊的厚度及胆囊内回声情况。患者治疗10日后复查上述指标。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结果

246例FD患者中,胆囊增大154例(62.6%),正常对照组无1例胆囊增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

患者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胆囊长径、胆囊前后径及胆囊壁比较:A、B两组患者胆囊长径、前后径与正常对照组及C组比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胆囊增大者治疗前15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224.17,P<0.01)。A、B两组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A、B、C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其胆囊壁厚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超声检查胆囊均无回声。

讨论

FD在中医属“胃脘痛”、“心下痞”等范畴,其病机多为喜、忧、思、恼、怒、悲、惊等情绪波动剧烈、持久过度或六淫邪气所致,影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引起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3]。如悲伤肝、思虑伤脾。若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因而发生胃脘胀闷,脘痛连肋,嘈杂吞酸;肝胆相表里,胆附于内,内藏精汁(胆汁),其经脉相互络属;胆汁来源于肝,肝气不畅,致胆汁排泄失常,则出现胸满肋痛,口苦易怒,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虽病变在胃,但在五行生克中,肝木克脾土,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胃存在相克关系[4]。

本组246例中,胆囊增大154例,发生率62.6%,在治疗上采取辨证施治,全部应用中成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为临床工作中治疗FD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金震东,邹多武,许国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0,12(2):70-71.

2李乾构,王自立,主编.中医胃肠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76.

3杨医亚.中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8.

4袁银根.中医基础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2.

上一篇: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衰60例观察 下一篇:《伤寒论》治下利10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