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14 10:29:41

芹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芹芽是一种高品位的优质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分析了芹芽的生产优势,介绍了其栽培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包括种茎的培育、母株田的管理、芹芽的覆盖软化、采收及贮运等,对广大菜农生产芹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推广普及芹芽栽培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芹芽;种茎;母株;软化;覆盖

水芹(Oenanthe stolonifera DC.)为伞形科水芹属多年湿生或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及叶柄是优质、高产的水生蔬菜[1],我国中南部地区的水田、溪沟及阴湿地方均有野水芹生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普遍进行人工栽培。由于水芹耐寒性强,栽培方式简单,只要稍加保护,就可以逐渐向北方地区发展栽培。芹芽是近几年才开始种植的,它是由水芹在特定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下,经过特殊的工艺软化培育而成的芽菜,色白如玉、清香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炒、烫、凉拌等,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高品位保健蔬菜,一般每667 m2可产鲜菜1 800~2 000 kg,最高可产2 500 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 芹芽生产优势

1.1 温度条件适宜

水芹属于喜凉性植物,较耐寒,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芹芽的培育。秋冬季节温度在17~20 ℃时叶片生长旺盛,是生产母株的最好时机;冬春季节日平均温度在10 ℃左右,是芹芽生长的适宜时期;春夏季节温度在20~25 ℃,植株转向节间伸长,地上茎和匍匐茎生长旺盛,是繁殖种株的最好时机[2]。

1.2 腋芽萌发再生性突出

水芹茎分地上茎和匍匐茎,茎上各节的腋芽有很强的再生能力[1],节上环生须根,能形成新的水芹植株,覆盖稻壳等进行遮光栽培后即可形成芹芽。

1.3 适应于深水生长

水芹是一种水生蔬菜,能够在无光、缺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常规栽培中就有通过控制水深进行软化的做法。因此,在一定的覆盖条件下,保持相应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水芹软化栽培是可行的。

1.4 芹芽栽培模式简便

首先繁殖培育母株,待母株生长达到一定标准后进行覆盖软化,软化生长一段时间后即可采收芹芽上市。在统筹考虑气候和市场条件的情况下,要以采收时间作为基本参考点,以此决定播种和覆盖的最佳时间,从而获取最大的市场经济效益。

1.5 市场优势

芹芽一般从当年11月开始采收,直到翌年2月结束,该阶段气候严寒,是大宗蔬菜生产淡季,又适逢春节消费旺季,正是芹芽销售的良好时机。

2 栽培田的准备

2.1 选地与茬口安排

栽培芹芽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好、排灌方便、前茬没有种过芹菜的黏土沤田,四周田埂应较高,以利于蓄水,土壤pH以呈微酸性至中性为佳。一般于9月上旬整好田块后开始播种,前茬一般为早稻田,也可与早藕进行1年两熟的轮作[3]。

2.2 施肥深耕

整地前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入优质腐熟农家有机肥1 000~1 500 kg,均匀撒施后深翻25~30 cm,翻耕1~2次,然后灌浅水沤田1周,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

2.3 整地做畦

整地时要做到耙细整平,使土壤成泥泞状态,然后灌上2 cm深的薄水层。田面一定要光平,切忌高低不平,以促使撒播的种茎紧贴泥面,易于生根下扎。田整好后开始做畦,畦宽3 m,长度依田块而定,畦与畦之间做成深20 cm、宽50 cm的浅沟。田四周开好围沟,这样可使苗床容易蓄积一定的水分,同时雨水过多时也容易排水,防止种茎浮起。做好苗床后再把床面耙平1次,以增加泥浆对种茎的附着力[4]。

3 母株的播种

3.1 栽培芹芽的适宜品种

水芹有尖叶和圆叶两个品种系列,用于栽培芹芽的以尖叶品种为好,因为尖叶水芹生长旺盛,植株较大,地上茎和匍匐茎生长优势明显,易于萌发生长成芹芽,而且管理方便,产量高,品质好。

3.2 培育种茎

水芹在夏季开花结实,但完熟的种子会自然下落并随水漂流,不易采收,而留在植株上的多为未成熟的果实,种子发育不良,不适宜用于繁殖[5]。因此,水芹繁殖是用春季采收后留下的芹苗,于3-9月继续在育种田培育匍匐茎和地上茎,匍匐茎和地上茎的腋芽可以萌发长成芹苗,这种用于芹芽繁殖的匍匐茎和地上茎叫作种茎。培育种茎的田块面积与栽培芹芽的田块面积比一般是1∶20,培育种茎的田块叫作育种田,培育种茎的方法同水芹常规栽培方法。

3.3 采集种茎

芹芽栽植田块准备好后即可采集种茎,从水芹育种田中选择粗壮、健康、叶柄短粗、未受到病虫为害、长度在70~80 cm的茎作为繁殖种茎。采集时,可以用手将整个茎从植株基部连根拔起,剔除杂草,按照粗细分级,底部对齐扎成捆。从采集好种茎到定植于栽培田,不要超过3 d。

3.4 切割种茎

切割种茎一是扩大繁殖系数,二是方便播种。最好在培育芹芽的地头铺上塑料薄膜,并用长木板压好,将事先选好的成捆种茎切成20 cm长的茎段,每个茎段上至少有1个芽眼,以利于发芽。

3.5 播种

每年9月上旬是栽种芹芽的适宜时期,把切好的种茎再均匀混合1次,以防止播种茎段之间有粗细差异,然后装筐,将茎段均匀撒播在栽培田的泥浆上[6]。撒播时,尽量减少茎段间交差重叠,力求撒平、撒匀[3],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以田里刚好覆盖上一层茎段为好。一般每667 m2苗床撒播种茎量为500~750 kg。注意撒播的种茎不能埋入土中,也不能浮在水面上,因为种茎埋入土中易导致萌芽迟、生长势差,浮在水面上则易生匍匐茎。

4 母株田的管理

4.1 水浆管理

撒播后5 d内不要灌深水,水深以将种茎浸没为好,以保证种茎发芽。发芽后经过10~15 d,当种茎抽出2~3片叶时,应保持畦面湿润没有积水,以促进种茎扎根。以后适当浅水勤灌,保持畦面湿润即可。当母株长到一定标准准备覆盖时,应于前1周排干田里的积水,保持湿润,做好蹲田工作,以利于覆盖和芹芽生长管理[4]。

4.2 间苗、除草和匀苗

播种15 d后应及时拔除匍匐茎和病弱苗。种茎播后半个月和1个月时,应及时人工拔除田间杂草,不要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杂草不多的田块,结合匀苗移植进行1次人工除草即可。1个月后,当植株长到10~15 cm高时要进行匀苗移植,移密补稀,以12 cm见方有1丛水芹苗为宜,方法是用手将密处小苗拔起,补栽到缺苗位置,生长过高的水芹苗也可拔起深栽,从而保证生长整齐。

4.3 追肥

母株生长过程中一般进行两次追肥,分别在苗高10 cm和苗高20 cm时进行。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 追施腐熟人粪尿1 250 kg、或尿素10~15 kg、或饼肥75 kg,为了保证植株粗壮,还可适当施入N、P、K各40%的复合肥40 kg。每次追肥时先把水放干,追肥后过一昼夜,待土壤充分吸收肥料后,再进行灌水复原。

4.4 病虫害防治

芹芽母株生长过程中病虫为害较轻,9-10月有蚜虫为害[6,7],可用灌水法防治,即向田中灌水至淹没植株,将粗草绳放于水面上,拉住草绳两端向下风方向移动,将浮于水面上的蚜虫集中到田的一角清除杀灭,然后立即放水复原。灌水杀蚜每次不要超过3 h,以免影响芹苗生长。

5 芹芽培育技术

母株定植生长30~35 d后,当植株长出10~15片真叶、株高达到25 cm以上时,就可以进行覆盖生产芹芽的操作。一般于11月上旬,当日平均温度在10 ℃时适时进行覆盖,注意必须在霜冻来临前进行覆盖。覆盖后,田间一般不须进行过多管理,保持畦面湿润即可,雨水过多时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覆盖方法为:先在母株苗上平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遮光,同时起到保湿、保温作用;再在薄膜上均匀铺盖一层稻壳,厚度以3 cm为宜;为了防止风吹走稻壳,并增加保温、保湿效果,还可在稻壳上再撒盖约10 cm厚的一层稻草[4]。水芹苗母株覆盖后,茎叶就会慢慢腐烂,并把养分提供给刚刚萌发的茎芽,萌发的茎芽将逐渐生长成为可食用的芹芽。

6 采收和贮运

母株覆盖大约35~45 d,当芹芽长至30~40 cm 高时即可陆续采收上市,争取1周左右结束收获,否则芹芽极易老化。如较大面积种植,则应分批播种,分期上市。芹芽只采收1茬,采收方法是:掀开塑料薄膜,手握1把快刀,从芹芽根部整齐切断即可。

芹芽收割后, 在田间初步摘除黄叶、老叶,然后运到小河边清洗,进一步去除杂质后即可贮运上市。贮运时一定要注意避光,以防止芹芽变绿老化。芹芽品质柔嫩,水分含量大,不耐贮藏,在5~10 ℃条件下可保鲜2~3 d,最好采收后直接进入市场销售。

参考文献

[1] 袁苕东,李守北,许卫.水芹旱地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21.

[2] 朱士农,刘学良,顾玉山.大圣水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1(1):22-23.

[3] 莫申玉.水芹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0(9):16-17.

[4] 唐宗波.芹芽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6):706.

[5] 陶春良,沈国洪,韦石荣.玉祁水芹生育特性与栽培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2003(2):73.

[6] 翁惠琴.水芹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长江蔬菜,2003(4):25.

[7] 叶元英,黄新芳,柯卫东.水芹栽培技术简介[J].蔬菜, 2008(11):34-35.

上一篇:特殊学校脑瘫学生康复支持系统模式的研究与构... 下一篇:宁南山区拱棚小叶菜—移栽西芹—小叶菜栽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