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成形术8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4 09:53:30

资料与方法

2007年以来采用头灯下鼻中隔成形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80例,其中男 5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脓涕、嗅觉减退、鼻出血或合并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检查:C型偏曲者32例,S型偏曲者10例,嵴突者28例,棘突者8例,混合性偏曲2例。均采用头灯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合并下甲肥大者30例,行等离子消融术或鼻下甲部分切除,合并鼻窦炎者4例,同期行鼻窦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80例,取卧位,在凸侧鼻中隔黏膜与皮肤交界处做“L”形切口,切开黏膜、软骨膜直至软骨,充分剥离凸侧中隔面和鼻底部的黏软骨膜及黏骨膜[1],然后紧贴软骨向后剥离黏膜软骨膜,超出要切除的筛骨垂直板,用自制吸引器剥离子将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处连接分离划开,并分离筛骨垂直板对侧黏骨膜,用直咬钳或多关节咬骨钳把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和犁骨切除[2],以松解鼻中隔软骨。根据复位情况定是否需行中隔软骨的楔形切除或是纵行切开,所有患者的中隔黏软骨膜切口均缝合2~3针穿过对侧固定于鼻小柱上。先行填塞偏曲侧,偏曲侧鼻腔填塞物可稍多于对侧。若伴有鼻腔鼻甲肥大者,同时行下甲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或行下甲部分切除术,术后换药时尽量不用鼻腔减充血剂,以免再次损伤鼻腔黏膜,吸引器吸尽分泌物即可,每天行鼻腔冲洗2次,冲洗液为复方氯化钠500ml/次。合并鼻窦炎患者同时行鼻窦手术。

结 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鼻中隔偏曲成形术80例,一侧黏膜裂开者3例,均为棘突患者,术中鼻中隔黏膜轻微损伤者4例,术后1个月黏膜恢复正常,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塌鼻、鼻腔粘连等现象。全部患者均一次性矫正,术后78例鼻腔通气良好,原有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术后很快消失。2例效果不佳,感通气不佳。同时伴有变应性鼻炎患者4例,3例基本症状消失,1例症状缓解。

讨 论

鼻中隔偏曲由于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导致中、下鼻甲和鼻道复合体发育异常,造成鼻腔、鼻窦引流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故鼻中隔偏曲实际上是包括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3]。也因鼻中隔偏曲亦可诱发鼻部过敏症状。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因双侧黏膜分离,加上鼻中隔支撑物被去除,黏膜血管破坏,易出现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4]等并发症。

鼻中隔成形术有以下优点:①在偏曲凸侧中隔面作“L”或“反L”型切口,首先剥离凸侧面鼻底和中隔黏软骨膜及黏骨膜,减轻黏膜的张力,有利于防止黏膜撕裂;②术中应用自制的中隔剥离子,具有边吸引边剥离的双重作用,可清晰地在软骨膜下或骨膜下进行分离,大大降低黏膜损伤风险;③术中对偏曲的软骨或骨性部分仅作少部分切除,大部分偏曲的软骨及骨性成分通过成形后仍保留在黏软骨膜或黏骨膜之间,保证了鼻中隔的支架,符合鼻腔生理功能的需要,患者在术后呼吸时不会感到鼻中隔有摆感,也不会出现塌鼻畸形;④切口缝合2~3针固定于鼻小柱上,既能防止软骨暴露,减少感染和穿孔的可能性,又能增加黏软骨膜的张力,防止术后鼻中隔再次偏曲,符合鼻中隔矫正术的生物力学原则[5];⑤术中同时对鼻腔结构解剖变异作适当的处理,能尽快恢复生理功能,较单一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明显的优越性。⑥术后去除了易接触外界过敏原的鼻中隔突出部分,同时也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鼻腔的微环境,也使得鼻部过敏症状明显缓解。

对鼻中隔成形术一些体会如下:①切口选择:一般采用凸面鼻阈处切口,其有利于压折软骨,寻找四方软骨与筛骨、犁骨交界,另外有时需考虑骨性偏曲方向而定切口;②“C”及反“C”型偏曲处理:切除中隔软骨与上颌骨鼻嵴交界处软骨一小条,并适当楔形切除突出处一小条软骨,有时亦可行中隔软骨纵形切开2条,以减黏膜张力;③嵴突的处理:一般位于鼻上颌骨嵴与软骨交界处,处理时先行分离与筛骨、犁骨交界处,充分分离,去除部分骨质,再行切除上颌骨鼻嵴与软骨一横条,此时可充分暴露嵴突,铲除骨质即可。④棘突处理:位置可位于软骨与鼻上颌骨嵴、筛骨、犁骨交界处,单纯性棘突去除即可。⑤“S”形偏曲的处理:处理相对复杂,松动四方软骨后应注意切除位于S形中心的一条软骨,直到与骨质相交处。⑥骨质部分偏曲的处理,前部过程同鼻中隔成形术,后仅需去除偏曲之骨部即可,对后端部偏曲,对光源及手术器械要求较高,这类患者宜在鼻内镜下手术。

鼻中隔成形术相对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而言,其术后矫正效果,黏膜下切除鼻中隔更为居中,但黏膜下切除术后出现再偏曲、鼻中隔漂移、鼻中隔穿孔、鞍鼻、鼻小柱回缩的可能性更大。鼻中隔成形术保留了大部分的中隔软骨,同时对侧的中隔软骨及血管未破坏,可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且术后通气并不比中隔黏膜下切除差。

我国人的鼻腔结构相对狭窄,鼻中隔成形术因保留了大部分中隔骨质及软骨,鼻总道扩大并不明显。如果在鼻内镜下行磨薄中隔软骨或骨质效果最好,如没有相应器械,行鼻中隔矫正术亦可解决。本组中就有2例患者因鼻腔总道不宽畅而效果不佳。

成形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弊端,明显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解决了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有利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恢复,手术费用并不提高,是一值得种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0-144.

2 王荣光,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出版社,1998:52-54.

3 陶泽璋,张剑宁,杨强,等.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2):132-134.

4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3-184.

5 张庆泉,宋杰,毛成艳,等.鼻中隔疾病.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8-45.

上一篇:氢氧化钙糊剂加玻璃离子水泥修复35颗磨牙髓室... 下一篇:脊柱手术的麻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