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4 09:36:13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管理 激励 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造、预、同、留等制度方面还很不健全,严重束缚了其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问题展开讨论。

1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相关概念

1.1 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当前很多中层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畴。如果把范围扩大,知识员工的概念实际上可以涵盖到大多数白领阶层员工或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

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知识型的员工具备了自主性、多样化和创新精神,喜欢比较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知识型员工依靠着拥有的创新性思维和专业知识,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并不断形成新的成果。③具有最高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知识型员工比较热忠于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得完美,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在工作的过程中尽显自己的才华,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④工作具有高流动性。当知识型员工们的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时,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⑤较大的工作复杂性。在企业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以创造性为主,企业对他们的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衡量。

2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问题

2.1 激励形式单一化,没有成就感 在中小企业实施激励时,大多数仍对知识型员工采用简单的物质激励,使得企业里的知识型员工在工作时体会不到工作带来的多样性和自身追求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应该多样化,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2.2 薪酬结构不合理 经营者对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往往不了解,从而给企业发展和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对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的把握不明确,不了解薪酬结构和支付的方式同样对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2.3 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里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由于企业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够完善,影响到了一些知识型员工,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在企业的绩效考核里缺乏公平和有效性。

2.4 个人成长与发展不被重视 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个人成长和发展,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越高,他们往往更加的崇尚自我,追求工作的自主性、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2.5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在一些中小型和处于开创阶段的企业里,往往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生产和获利上,认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海市蜃楼,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3 企业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3.1 激励方式多样化 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措施时,首先要调查清楚每个员工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对其整理归纳然后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①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员工首先需要物质利益,企业经营者要明白精神激励运用得好,能给企业和知识型员工本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企业应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②个体激励要与集体激励相结合。企业中应该意识到对知识型员工实施特别的奖励机制会使得同一般员工之间产生距离,为了保证两种员工之间不出现问题,企业应该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同时加强对其集体的激励,带来全体员工工作热忱的普遍高涨。③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对员工的短期激励是企业为了让员工能够积极努力的完成任务。中小企业对于知识型员工可采取从职位上给高地位、从股权上给他分派一块股权,这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方式。激发员工把自己的前途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组织目标相结合。④从日常角度出发。人的需求常常分为: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和休息需求。不同的知识型员工还有不同的需求,企业应抓住知识型员工的真正需求,找出两到三个主导需求来加以对他们激励。

3.2 优化薪酬体系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薪酬体系。①保持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的一致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在注重外在薪酬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的多样性和工作中自我追求的满足和成就感。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的薪酬管理别要把外在和内在的薪酬结合起来,保持一致性。②技能与绩效挂钩。绩效关注的是工作的产出,技能关注的是工作的投入。对于中小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来说,这两种形式是适合他们的,绩效能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统一起来,员工再为自己目标拼搏奋斗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③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对企业来讲,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效果必须保证其公平性,外部公平要求企业与行业的薪酬水平相当,内在公平要求企业按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定薪酬。对一个企业而言,提高薪酬水平来鼓励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是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④福利。在一些中小企业里,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其主体是“三险一金”。这三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一金是住宅公积金。“三险一金”满足了员工的保证和安全的需要,消除了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可以帮助年轻的知识型员工解决住房问题、户籍在外的调户口的问题,还可以帮助解决他们孩子的教育等,这样做增强了知识型员工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减少了人才的流动。⑤股权激励。在当今知识时代,企业可以让员工拥有一定的股份,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这样可以使他们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让他们也参与决策权,同时也防止了人才外流。⑥实行弹性工作制。知识型员工喜欢的工作环境和时间是宽松灵活的,他们往往在不断地追求富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受到限制。企业应该对他们的这些意愿加强重视,为他们创造一满意的工作环境,令他们主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①建立绩效评估体系遵守的原则:a与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理念相互保持一致,其考核的内容是企业的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业绩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和目标。b要有侧重。考核的内容应该选择主要内容进行考核,不用各方面都涉及到。c不考核无关内容。绩效考核时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对不影响工作的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要进行考评。②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方法。a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同公司的目标相挂钩,公司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包括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b将绩效与薪酬联系起来,不同的绩效取决于不同的薪酬。c在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时,对于技术型和科研型的知识型员工,可对他们的工作业绩和成果进行绩效考核,对于管理层的知识型员工,应该同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管理业绩进行考核。d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直接工资收入、调动、晋升、培训等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加强考核的效果。

3.4 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成长发展 企业应该认识到知识型员工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事业的发展和成功。①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因为知识型员工他们的知识层次比较高,想要不断的学习,以满足将来更高层次的发展。培训这种机制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②员工参与管理。企业应给予知识型员工参与一些研究和讨论,是他们感觉自己是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企业对他们的信任,体会到自己的利益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③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意思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才、强调人才的主观性,关心人才的自我实现,努力满足人才的各种需求。

3.5 加强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使知识型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的目标上来,为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优质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筑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产生荣誉感进取心[1]。

4 结束语

本文以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激励知识型员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激励方式、薪酬管理、培训、考核体系、文化环境五方面进行研究,达到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管理。成功的企业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本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采取有效地、针对性的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把员工的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特点、知识型员工需求的激励体制。

参考文献:

[1]汪群,王颖.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J].现代经济.

[2]张星,王秀平.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构研究[J].价值工程,2012(28).

[3]杨丹琴,梅胜男,陈南新.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34).

上一篇:低压电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篇:机械CAD课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