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不良浅析

时间:2022-07-14 09:15:32

婴幼儿营养不良浅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营养不良发病原因和特点分析,提出较为恰当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85例营养不良患儿的年龄、地区分布、病因、并发症、预防、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营养不良儿6个月-2岁发病率高,与母乳量不足,添加辅食不及时或添加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另外,合并其他疾病亦是本病常见原因。结论本病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与农村多种不良因素有关。本病的防治应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及时诊治各种合并症、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搞好儿童保健等是预防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病因;预防;治疗

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我们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农村比城市明显增高。现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85例营养不良患儿进行分析,为防治婴幼儿营养不良、提高我国儿童身体素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5例营养不良患儿中,男45例(52.94%),女40例(47.05%);年龄在65天至6岁。其中6个月以下12例(14.11%),6个月-2岁47例(55.29%),2岁-4岁15例(17.64%),4岁以上11例(12.94%);农村患儿67例(78.82%),城镇患儿18例(21.17%)。85例患儿中纯母乳喂养者18例(21.17%),人工喂养42例(49.41%),混合喂养者25例(29.41%)。合并有其他疾病22例(25.88%):其中消化道感染8例、口腔溃疡5例、先天性唇裂、腭裂3例、小肠旋转不良2例、早产儿喂养困难4例。

1.2临床表现85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部分患儿有精靡不振、反应差、体温偏低、无食欲或腹泻、便秘交替等表现。85例中属于轻度营养不良34例、中度营养不良43例、重度营养不良8例(分度标准按小儿营养不良分度)[1]。

1.3病因①喂养不当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在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占的比例较高(78.82%),母乳喂养所占的比例较低,为21.17%。母乳喂养者主要是添加辅食不及时,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者的主食或辅食绝大部分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蛋白质类食物比例明显过低。②合并其他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22例(25.88%):消化道感染(迁延性腹泻,慢性痢疾等)8例(9.41%);口腔溃疡疼痛和早产儿致喂养困难的9例(10.58%);先天畸形的5例(5.88%),主要是先天性唇裂、腭裂3例、小肠旋转不良2例。

1.4并发症85例营养良患儿中有并发症者74例(87.05%),以营养不良性贫血为最多,共68例(80.00%),其中血红蛋白10×109/L15例,>20×109/L5例;角膜软化症11例(12.94%);佝偻病17例(20.00%);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4例(4.70)。其他还有低钾、低锌、低钙、低血糖等。

2结果

85例营养不良患儿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6个月-2岁为47例占55.29%;农村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患儿发病率,农村患儿发病率为78.82%,城市患儿发病率为21.17%;人工和混合喂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发病率,人工和混合喂养共67例,占78.82%,纯母乳喂养者18例,占21.17%;并发症以营养不良性贫血最为多见为68例,发病率为80.00%,其次是并发感染25例(29.41%),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粘膜;再次是佝偻病17例(20.00%)、角膜软化症11例(12.9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4例(4.70%)。

3讨论

3.1营养不良的发病情况随着我国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儿童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因营养不良死亡的病例更是少见。因6个月内母乳量尚充足,所以此时期的小儿发病率低。但6个月-2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占55.29%(47/85),因为此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素,而此时母乳的质量都逐渐下降,如果添加辅食不及时或添加不合理,依靠单纯的母乳喂养,已远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小儿需要的营养素缺乏,很容易引起婴幼儿营养不良。而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儿童保健知识相对缺乏,卫生习惯不好,不讲究科学地喂养和护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3.2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病因添加辅食不及时或添加不合理是该病的主要原因。有些患儿虽然是纯母乳喂养,但因为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仅添加淀粉类辅食,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2],长期缺乏蛋白质类营养素,则导致营养不良。再者,合并其他疾病也是该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除了影响小儿食欲和食物的摄入外,还能影响小儿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引起营养不良的发生。而某些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唇裂、腭裂、小肠旋转不良等,客观上增加了小儿哺喂的难度,使摄入量降低,也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本资料仅5例,占5.88%。

3.3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要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特别是基层农村,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不仅富含优质的三大营养素,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等,不但易于消化吸收,还能提高小儿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某些病原微生物对婴儿的感染[3]。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及时添加各种富含营养的辅食;纠正偏食、挑食和吃零食等不良的习惯;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及时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畸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3.4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①及早查明和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纠正先天性畸形等。②调整饮食:属于喂养不当,应及时改进喂养方法,轻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的胃肠功能较好,以调整饮食结构为主,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素,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类食物;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因组织器官娇嫩、功能低下,特别是胃肠功能低下,消化吸收能力差,饮食调整不能操之过急,应由稀到稠、由少渐多,逐渐增至每天需要量,以免引起腹泻。食物选择:除了给予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外,要注意维生素类、尤其是B族维生素的补充。③药物治疗可给予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等以助消化;补充锌剂以增加食欲;改善代谢功能用苯丙酸诺龙;辅助中医治疗和适量补充其他微量元素。④纠正贫血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⑤治疗并发症,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儿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3-84.

[2]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31.

[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17-519.

上一篇: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 下一篇:浅谈孕期营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