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东段逆冲推覆地质构造

时间:2022-07-14 04:54:25

内蒙古大青山东段逆冲推覆地质构造

[摘要] 内蒙古大青山具有典型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研究其地质构造能够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对开发该地区提供基础。本研究主要是针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推覆体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该地区以后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字] 逆冲 推覆 地质构造

[中图分类号] P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7-1

1引言

内蒙古中部的大青山东段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同时也是华北板块、西伯利亚两板块的碰撞带范围内。通过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大青山东段的构造格局主体受一套总体似于东西走向的、大体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所控制(范围为东西向延伸不少于120公里,推覆距离不少于11公里)[1]。该地区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系主要由一系列大小、规模都不等的东西方向延伸的,但总体是向南倾斜的叠瓦式的逆冲推覆断层、在逆冲断层之间夹持着的构造片岩还有与逆冲断层相关联的各种各样的褶皱重叠在一起形成的逆冲推覆褶皱体组成的。

2大青山东段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

2.1大青山东段地区地质展布特征及构造样式

我们可把该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叠瓦式逆冲推覆断层、构造片岩、逆冲推覆褶皱体。根据大青山地区的推覆构造带褶皱与断层特点,还有该地区的岩石地层组合、构造要素、构造样式、变形强度等特征来考察,由南向北可将把逆冲推覆构造带划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根部,为逆冲推覆岩席带;第二部分为中部,斜歪倒转为褶皱的逆冲断层变形带;第三部分为前缘,是和断层相关褶皱带。该区的构造分带特征在四子王旗幅西部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2]。

2.2 大青山东段地区的逆冲推覆断层

首先是推覆界面的展布特征。该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由西向在点红岱转向为南西向,在四义永又转为正东向,到独坝煤矿沿北西经过苏勒图煤矿东向直达大地沟,延出图外(其中延伸长度达120公里)。郑亚东对大青山地区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研究表明该推覆构造的总长超过155公里。上部是向北和北西方向的逆冲,其倾角较为平缓,有较多的构造窗与飞来峰。

其次是该地区的原地系统特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大青山麓红色粗碎屑岩的组山、下统含煤碎屑岩的五当沟组和下白垩统含紫红色砾岩李三沟组。其特点是岩层变形并不强,表现在层面滑动和劈理化,在部分地段褶皱轴面、牵引褶曲与断层面是一致的[3]。

第三是外来系统特征--逆冲岩片特征。大青山地区的推覆构造外来系统地质体的基底是早前寒武纪结晶,中太古时期的渣尔泰山群和相关侵入岩还有二叠纪花岗岩。它具体体现在由4个呈叠瓦式交叠的次级构造岩片构成整体。从南向北的地质体时代逐渐变新,新地质体叠置于老地质体下,表说明推覆构造的扩展方式是前展式,其断面产状为南倾,倾角大致为48度到50度。

3 推覆体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3.1大青山逆冲断层推覆方向、距离与时代

大青山地区除了有一系列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断层还有部分相反方向的逆冲推覆断层,而这种断层并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大青山东段地区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至少是由两个时期的逆冲推覆作用形成的[4]。总体上来说,大青山区内的逆冲推覆构造系是由西向东方向展布的,是根据不规则的流动褶皱、次生劈理和擦痕构造,牵引褶皱倒向相同,还有构造岩中S-C组构及构造窗和飞来峰的展布规律来进行判断的。

根据地质运动学标志和几何特征,大青山东段的推覆构造距离可按主推覆面露出的最南端华山--三道营幅,到飞来峰的黑山、独坝煤矿直到存盘沟的飞来峰的相关距离来估算,其最小的推覆距离不少于11公里,加上根带无出露,所以推测大青山的推覆构造距离应该要比这个值大。郑亚东等人对该地区的推覆构造研究后认为推覆距离要比35 公里还要大。

大青山东段的最新地层体是J3d--晚侏罗统大青山组,下白垩统的李三沟组不整合覆盖着推覆界面,137 Ma(K-Ar法年龄值)花岗岩在黄花窝铺一带侵入该推覆界面[5]。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和地层接触关系,可推测该推覆地质构造的发生时间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之间,与燕山运动第Ⅱ幕时间相当。

3.2运动学模式及形成机制

现在对大青山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的成因机制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两种截然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大青山东段的逆冲推覆构造是由碰撞构造应力而引起的地壳收缩变形,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有 Davis ,何政军,朱绅玉等人。此外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青山东段逆冲推覆构造是由于地幔和地壳深部的强烈活动引起的。尽管这两种观点并不相同,对大青山地区地质成因机制并无定论,但人们对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还是取得了一些共识[6]:首先是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是由至少两期逆冲推覆作用形成的;其次是本区逆冲推覆断层的展布方向为东西方向;第三是逆冲推覆变形参入了基底变质杂岩,具有"厚皮构造"特征;第四是在逆冲推覆变形构成过程中有岩浆(花岗岩和部分碱性岩)的侵入活动,其来源为上地幔和下部地壳。

4结论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山东段的逆冲推覆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的大青山地区地质展布特征、构造样式、逆冲推覆断层、推覆体特征等,发现该地区是由两个时期的推覆作用形成的。本文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但希望能够对该地区以后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戚国伟,张进江,王新社,郭磊. 内蒙古大青山中生代逆冲-伸展构造格局及空间关系[J].自然科学进展. 2007(03) :85~88

[2] 杜菊民,张庆龙,李洪喜,杜松金,徐士银,赵世龙,解国爱.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推覆构造系统及与断层相关的褶皱[J].地质通报. 2005(07) :76~78

[3] 王建平,杨玉东.大青山地区的冲断和推覆[J]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3 , (4) :43 - 57.

[4] 王建平,杨玉东.大青山及邻区冲断推覆构造形成机制的论讨[J] .构造地质论丛,1986 , (6): -16.

[5] 郑亚东,G.A.Davis,王琮,B.J.Darby,华永刚. 内蒙古大青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 [J]. 中国科学D辑. 1998(04) :77~81

[6]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 论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J].中国区域地质. 1999(04) :47~52

上一篇:对西汉凤栖原墓群M1号墓耳室中编织器物的鉴定... 下一篇:谈焦作市博物馆文物信息化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