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概念图辅助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07-14 04:30:03

运用概念图辅助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

1 概念图辅助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

概念图具有时代特征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己成为科学课程教与学中探讨的一个热点和前沿性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广泛地使用。它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概念图符合现代教学 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了创新。它能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类似于脑对知识存储的层级结构形式排列,清晰地揭示意义建构的实质,突显出其特有的强大教学功能。Inspiration和Mindmanage等概念图软件逐步流行起来,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概念图提供了方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写作的思路,及时反馈调整,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有效、创新等特点。

概念图符合儿童心理 孩子对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涂鸦期开始就表现出了其天性——对画画的兴趣是很深厚的。而概念图不仅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还可以手工制作。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切入概念图的教学,帮助小学生利用概念图进行写作,符合孩子的心理,吸引他们的眼球,水到渠成地流入他们心田,进而增强作文教学的效果,促使孩子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组织文章结构,细化文章层次,清晰体现重点,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梳理关键信息,解决思路不清的作文问题。

2 概念图辅助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

运用概念图激发写作兴趣,从“无米之炊”走向“言之有物”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师节前夕对老师写的悄悄话:“每个周末我总是很害怕,因为老师是要布置写一篇小作文的,每次我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一周中哪些事情是可以写的。到了星期天我就憋在那里,有时连妈妈都可怜我了。我真的害怕写作文。”

1)让学生“愿写”,激活写作素材。鉴于概念图理论的科学价值,以及功能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软件对概念图的支持,概念图及其绘制软件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运用概念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观察晚霞后准备从晚霞的色彩、形状来具体描写,最后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在题目要求的刺激下,出现相关图像。把儿童大脑深层次积累的知识素材,在最短时间内激活并释放出来,从而改善其写作状态。此时的思维系统就像一张纸,根据题目指令,相关的图像被不断地折射在纸上。学生就像走进了思维图像的海洋,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有了写作的激情、兴趣。当他们畅游在丰富多彩的图像世界时,就会“只愿留在此山中”。学生用简单的关键词呈现出想写的内容,从而进入自愿的自能写作状态。

2)让学生“会写”,进行头脑风暴。例如,描写“爱心捐款”场面,可先引导学生“头脑风暴”,从而知道可以写发生在学校的、社区广场的,可以写所见所闻,还可以写自己的所作所思。如图1所示,不仅是简单的直线概念图,还把自己想传达的浓浓爱意通过“爱心”形状来表达更深一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种写作的思维状态决定文章的“深度”,写作的思维路径决定文章的“广度”。学生通过概念图写作训练,把握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写作模式后,不仅不怕写,还会写作文了,即使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很好地成为写作的题材,就像“风雪云雨”“落叶小草”等最普通的题目(图1),也能写出“感悟生命”的文章。

运用概念图理清作文思路,从“无厘无序”走向“言之有序”

1)有目的,可以“快速指向”素材。小学阶段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起到奠基作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恰恰处于发展状态中,生活阅历浅,对于学习体系的把握欠缺系统性梳理。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白个中重要性。

2)有条理,可以“清晰梳理”素材。在作文教学中使用概念图进行辅助教学,梳理层次,是一种大胆创新的尝试。例如,五年级教材中就有写一位小能手的作文。学生对于写人的文章比较棘手,尤其是要突出某方面的才能,这些素材就难以理清楚,而用概念图的方式表达,可以直观明了地梳理材料。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写作的思路,及时反馈意见,让学生进行调整,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3)运用概念图自主修改作文,从“无从入手”走向“言之有理”。习作总的评价要求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三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有一定的速度。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关批改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学书简》)

3 运用概念图,在思维拓展中有效走向自能修改

在作文批改的互动中丰富学生作文批改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开阔活跃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对需要评改处先进行思维拓展,再进行自主评改。通过“概念图策略”,有效引领学生在思维拓展的过程中走向自能评改的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引导策略。

确定核心,详略得当 以自能评改作文《春雨绵绵》为例。在写完作文后,学生结合自身习作的实际,确定了最需要改进之处:将景物写生动,写出特点,使其焕发生命力,表现大自然的活力。经过提炼,学生把“写出景物特点”作为这次习作评改“概念图导图”的核心。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运用思维导图策略围绕这次评改核心,画出自己的“花形”思维导图。导图中,“写出景物特点”是“花蕊”,“景物模样”“声音特点”“赏景人语言与神情”“小溪的触感”“易被忽略的景物细节之处”是围绕“花蕊”的“花瓣”。学生借助自己绘制的这幅自能评改习作的思维导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习作的修改。

拓展思维,完善内容 由核心产生开来的思维拓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体更多的语言积累,表达可以因此更为准确、鲜明、生动。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样,多角度地评改习作,可以更有创意地表达,使习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概念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基本表达能力,并更自觉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将概念图这一体现当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以及承载这一思想与理论的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资源和策略,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创新地帮助学生选择素材、理清脉络、自主修改、整合知识、形成系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素养。

上一篇: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技能训练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