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人心的师爱

时间:2022-07-14 12:50:57

爱是人类社会一种极为高尚纯洁的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爱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爱,教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需要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意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正确地认识学生、尊敬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对工作的爱与对学生的爱合并在一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以下是笔者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 尊重每一位学生

爱每一个学生的起点是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帮助。尊师是我国的传统,好多学生对老师的服从甚至盲从是很自然的事,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但教师应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思想、纪律、治理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用激励性评语,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到心灵上的沟通,理解、宽容他们的做法,善待有问题的学生,用真挚的师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被学生所接受,需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上表现出独立性,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而当自己出现错误时也应勇于承认。不是强制或压服学生,而是有事与学生商量。教育是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胸怀和气魄,而不是按照狭隘的“优胜劣汰的傲慢和残忍”的标准。不要小看此刻的“后进生”,因为今天不能,并不意味明天不能。好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表现不好的背后困难,协助其战胜困难。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足的同时知道到自己的优点,才能浇灌其内心成功的种子。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出发,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教育是协助学生发现并设定自己的内在要求,培育并发挥自己的智慧,达到自己的高水准,而不是通过惩罚,让学生在标准的逼迫下,把精力较多地花在迎合外在要求上。因为当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时,我们就不能真正地观察周围的世界。

二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真诚”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品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演戏、绝不能失去真诚,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地关注学生的需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并且当学生感受到真诚的爱意时,他们会愉快地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从而激起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此时学生对教师不是敬而远之,而是亲而近之。

很多人认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只要把课教好,让学生听课就行了。可据我了解,学生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老师的爱,板着面孔说教只能疏远师生之间的感情。因此,教师不要吝啬微笑和发自内心的鼓励,课堂上应用自己的真诚,耐心地关注每一个孩子,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 加强责任感

“真爱”往往和责任联系在一起,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以“爱满天下”的热忱去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很多烦恼:工资收入少、工作压力大、职称晋升慢等。单纯从这些角度看教师,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是选择了这种责任。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换句话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后代,更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在平凡岗位上必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舞其生活的勇气,塑造其和谐的人格。

教师在各项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尽到教师的职责。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以及批改作业,必须要尽职尽责。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指出教育者应对学生充满爱。有爱就有教育的根基。没有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从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

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在教育教学中过程中,教师必须理性、平等、真诚地付出师爱,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在教书育人这平凡的事业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上一篇:城乡中小学教育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从学“问”到“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