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程度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4 12:07:27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程度的实证研究

摘 要:河南为我国的农业大省,2012年农业产值为6 679亿元。河南省利用集群发展农业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集中度和区位商等指标,以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程度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70-02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在农村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大量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而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程度分析

(一)指标选择

产业集群集聚程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商指数和区位商等。其中区位商和集中度指标应用广泛,所需资料相对易于收集,因此,本文采用集中度和区位商计算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

(二)测度方法

1.区位商(LQ)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及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其计算方法如下:

LQ=Eij/Ei÷Ekj/Ek

式中Eij指i地区产业j的产值,Ei是指i地区总产值,Ekj指国家k产业j的产值,Ek国家k的总产值。区位商LQ1,说明在该地区此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也说明产业集群在该地区已形成。

2.产业集中度指标

产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规模最大的n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生产额、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CRn = (i=1,2,3-n)

其中,CRn――代表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代表X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生产额、销售额、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n――代表产业中的企业数;N――代表产业中的企业总数。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为实证对象,时间为2007年―2012年,样本数据来自于2008―2013年的《河南统计年鉴》。

(四)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的实证分析

1.利用区位商指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分析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的定义,又由于某个地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主要考察的是本地区相关产业的数量、产值的大小或者从业人员等因素。故在本文中LQ=河南省农业产值/河南省GDP÷全国农业产值/全国GDP(其中,河南省农业产值、河南省GDP、全国农业产值、全国GDP取值必须是同一时间)。

由计算结果可知,河南省相对于全国的农业产业LQ值,从2007―2012年分别为1.41、1.41、1.41、1.44、1.34、1.31。以上各年的区位商均大于1,且最小值是1.31,由此说明,河南省农业产业已属于专门化产业,而且河南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国家专业化的程度,表明农业产业集群在河南已经形成。由于区位商最高值是1.41,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同时也表明,河南省农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农业有空间集聚现象但相对专业化水平不高。

近几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区位商处于波动的状态,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相对比较稳定,但是2010年处于小幅的上升,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处于下降幅度。但是,河南农业产业区位商始终大于1,这说明了农业产业在全国的集聚度较高,竞争力较强,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已经形成了较明显的集聚现象。

2.利用产业集中度指标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分析

在本文中它代表的是河南各市中农业产量最大的几个市占河南总产量的份额。为了更直观的反映河南最大几个市的空间集聚程度,本文选取CR1、CR2、CR4、CR6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2007― 2012年河南省各市前4名的集中度CR4都在45%以上,而前6名的集中度CR6除了2008年为59.59%外,其余都在60%以上。可见河南农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河南省少数几个市。CR6 和CR4的差额最大只有14.86%,这说明前4位的集中度遥遥领先于后两位(第5、6名集聚区域)。而CR4 和CR2的差额最大只有20%,这说明前2位的集中度遥遥领先于后两位(第3、4名集聚区域)。前2位的集中度在2007―2012年都在25%左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上面有关集聚区域得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南阳市、周口市、商丘市、驻马店市、信阳市等5个市是河南省农业产量最大的,基本上6年间保持了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位于前5名。CR1值的范围在13%左右之间。第2位的值的范围在25左右,与第一位相比差距在12%左右。这说明两者产值占河南的比重是非常接近的。从这些数据也能看出前两位区域的产量是很高的,在这些区域农业产业形成了明显的集聚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区位商的分析说明,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与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的趋势,6年的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中趋势非常明显,正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集聚,主要集中在南阳市、周口市、商丘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开封市、安阳市等城市。

(二)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产业基地、水利灌溉、道路交通等物流设施等;软环境包括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优惠鼓励政策、经商的法律环境、融资便利性等条件。

2.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集群要获得跨越是的发展,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企业,通过合股、引资、联合等方式,推动优势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带动农业发展的产业集群。

3.拓宽投融资渠道

要农业产业集群化的趋势下,河南省政府要加大力度培育农信社、村镇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扩大辐射范围。给集群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提供融资,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各级政府要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农产品保险体系,分担农户的种植风险,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集群化。

4.增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力度

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扶持农业企业加入到集群化中,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装备机械化水平,进一步细化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结构,制定集群化的发展规划,让集群化从“极化效应”过渡到“涓滴效应”,让农业产业带动整个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青丝.新疆兵团棉花产业集群集聚程度与布局研究[J].中国棉花加工,2010,(1).

[2] 何婷婷.我国汽车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

[3]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5-126.

上一篇:关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 下一篇:中国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选择与应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