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学生的个性宝藏

时间:2022-07-14 11:32:49

发掘学生的个性宝藏

英国教育家迪恩斯曾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必须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要营造适合儿童的个性化氛围。"因此,从小开始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对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进行了探讨和积累,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兴趣、发掘学生潜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培养良好的人格,增强学生自信心

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理解他人,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独生子女较多,小学生素质发展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任性、胆小、怕苦、缺乏责任心等问题,与当今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格格不入。小学教育不能停留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或只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上。要扭转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生活能力、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人格心理素质等个性。首先,培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是一个具体实践活动,以认知、体验、调节和改善自我直至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为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学会尊重、关心最亲爱的父母长辈开始,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将"关心他人"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觉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主动的发展。

其次,培养自信心,激励上进心。

自信心和上进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怯懦,缺乏自信,凡事都想让父母代劳。其实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信心的形成。父母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他们逐渐形成"我一定行"的良好心态。同时教师要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失败的挫折,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实践证明,只有具备自信心十足的学生,将来才会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及百折不挠的克服困难的勇气。第三,让学生学会独立。

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想方设法创设氛围,开辟途径,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没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能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孩子学习一样新知识时,总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材料让他们自主、独立地学习,然后根据孩子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引导。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让孩子自己想,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让孩子自己做。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主决定,凡是孩子自己能说的让孩子自己说。

2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处于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时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北大心理学系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的人似乎永远在成功,而失败的人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到,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事可做地四处瞎溜;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像日本的阿信那样克服一切困难。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也谈到,在人的一生中,一个行动决定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决定一个个性,而一个个性决定人的一生。所以,对个性的培养,我们应从细微处,一个行动,一个习惯去关注培养。

3正确看待,理性评价,放手培养

学生往往在乎教师的评价,在意教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实、一视同仁。为此,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争做到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位置、角度、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欣赏和信任。用欣赏的眼光理性评价,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进步,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期待。不吝惜爱心的投入,以情动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放手他们树立自信,发挥个性特长,体会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4还学生真实自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独特个性魅力和特长的时空,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更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陶行知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抑制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深恶痛疾,认为这样的教育会大规模地消灭民族创造力。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解放思想,面对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倡导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学生质疑。我常对学生说这样的话:面对别人的陈述,发现问题是一个人的水平,提出问题是一个人的能力,指出问题是一个人胆识,解决问题是一个的贡献。在课堂交流活动中,在智慧的碰撞中,那些个性化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群体的推论敲辨中,或被认同或被,培养了每个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风格。一位诗人说得好,人的任何方面充分的发展,他就能成为世界的巨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独立人格,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创新思维,允许学生"想入非非,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张扬。就一个同样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还学生真实自我。

总之,一句古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才生更重要。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不只是教孩子怎样去面对或者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要从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去把握整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需求,从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既适应现实生活需要又能积极把握未来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平安和谐的校园里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品质教育 下一篇:小议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