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7-14 10:06:09

基本功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人们对文化修养的需求已大大提高,社会上学习钢琴的热潮久盛不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同时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学生盲目地追求难度高、程度深的曲目,而忽视了对基本功的训练,所以,重视对基本功的训练成了现在钢琴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基本功 钢琴学习 钢琴弹奏

钢琴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是一门集乐理、视唱、伴奏等多科为一体的综合课,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关系到钢琴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乐理知识的欠缺会导致不能正确认谱,当然也就不能正确弹奏乐曲;不当的弹奏方法会导致动作的僵硬甚至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半途而废;忽视基本练习的弹奏会使学生多走弯路,造成即使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要重视乐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听起来学习基本乐理和钢琴弹奏没有太多联系,但是学习过钢琴的人都知道,它和钢琴学习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特别是乐理知识中的读谱法,是钢琴学习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首作品往往通过一种特定的节奏韵律来表现它的性质和风格,如:舞曲、进行曲、夜曲等。只有学习过节奏、节拍等知识才能掌握乐曲的律动,使乐曲具有生命力。反之,会使乐曲结构和旋律变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同样,不懂得记谱法中各种记号的真正含义,也无法做到精心研读作品,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只看到了音符,而对乐谱中的句法、奏法、延长记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调性变化、曲式结构等其它各种标记视而不见。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精心研读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秘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作者特有的音乐语言,对作品作出正确的理解。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得到充分的印证。因此,扎实的乐理知识是学习一切音乐知识的基础,它贯穿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钢琴教学要有科学的练琴方法

练琴最终能否得到完美的演奏,取决于练习的质量,而练习质量又取决于良好的练琴习惯。因此,在练习时必须同时做到:

1.读清谱面。

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尤其强调读谱。因为读谱是器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演奏乐器应该从认真的读谱开始。读谱包括识谱、视奏的过程。同时,读谱又区别于识谱与视奏,识谱是初级阶段的任务,而读谱应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拿到曲子后,先看清调号、拍号、速度,对难以分清的地方先做好标记,如升降音、手腕的呼吸、反复等。

2.分手练,再合手。

一些学生喜欢一拿到曲子,就双手“蒙弹”,效果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仍达不到教师规定的要求。拿到曲子后,应先分手单手把个声部的旋律弹熟,再合手慢速弹奏,方可有好的效果。

3.难处练习法。

任何一首乐曲在技术上都有共性的地方,都存在着难点。要将特别有难度的地方找出来,重点练习,待把难点练熟了,确实有把握后,再从头至尾地练习。

4.慢速练习。

鲁宾斯坦说过:弹好钢琴的秘诀是运用正确的指法,在正确的键盘位置上弹奏出正确的节奏。开始练习一首曲子时,一定要慢慢地认真练习。一些学生在练习一首新的作品时,一开始就练得很快,以致节拍、音准、句子、奏法上都有很多错误,待熟练后再改就难了,同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只有养成从慢到快的练琴习惯,才能获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三、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1.重视初学打基础阶段,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钢琴学习的初学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弹奏方法是否正确,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它包括坐姿、手型和几种基本的弹奏法。

在钢琴弹奏中,坐的姿势最重要,因为正确的重心位置,可以使身体、手臂活动自如:适当的座位高低与远近,便于在弹奏时把手臂的重量、力量集中送到指尖。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随时调整坐姿的好习惯。

2.要有正确的弹奏方法。

一些人认为,弹琴就是动手指头,所以只要手指头能把音弹对,也就算会弹琴了,这是很不全面的认识。

正确的弹奏方法可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总体的、持续的放松与局部的、暂时的紧张(指用力)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既先进又科学的弹奏方法。

总体的、持续的放松指的是:在弹奏的整个过程中,手、臂、肩、背直至整个上身,始终保持放松、自然;局部的、暂时的紧张指的是:正在触键的手指关节才需要用力,而其它手指和臂、肩、背等仍要持续地放松。当这个手指弹奏完毕时也要立即放松,轮到另一个手指弹奏时,另一个手指的指尖关节在触键的瞬间再用力。

3.在坐姿和手型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就进入了钢琴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弹奏。

(1)断奏:是每个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弹奏方法之一。首先,它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琴起就建立用重量演奏的概念,体会用重量演奏的方法,因此我们才能听到悦耳、饱满、富于表现力的声音。其次,断奏作为钢琴弹奏的“先行官和起跑线”,是解决肩臂放松和锻炼手指支撑的最好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连奏: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弹奏方法,但也是从多弹奏法中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这不仅需要认真地向老师学习,而且需要细心揣摩、用心地体会和反复地练习。

(3)跳音奏法:是一种增加乐曲色彩的弹奏方法。是在前两种弹奏法的基础上通地调整手臂和指尖的力量,使声音变得短促的一种奏法。处理得好,可以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欢快,处理得不好,则会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总认为打基础阶段枯燥无味,着急弹一些旋律性强的乐曲,认为钢琴学习就是弹曲子,殊不知这反而起着揠苗助长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对年龄小、手又软的学生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重视基本练习的弹奏

如果把弹奏技术、弹奏方法比做钢琴艺术大厦的地基,那么基本练习则是整个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任何乐曲的弹奏都离不开灵活、有力、均匀、敏感又听指挥的手指。生来就具有这些条件的人是极为罕见的,绝大多数人要通过学习、锻炼来达到。要使手指既有力、均匀又有速度,达到真正的协调,从学琴之日起,就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钢琴业余考级制度,有利地促进了钢琴教学的发展,但也使学生只练曲子,忽视基本练习的问题暴露得愈加明显。可见,重视基本练习的弹奏,会为我们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使我们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遨游。

面对当今持续升温的学琴热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钢琴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规范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钢琴艺术,2009,(05).

[2]周广仁.钢琴艺术.钢琴专业期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王安潮.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史学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09,(01).

[4]宋歌.音乐家的摇篮――关于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4).

上一篇:论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