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 怎么就喝不出个李白来

时间:2022-07-14 08:20:51

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想到这个话题。

有统计说,近年来,中国人每年喝掉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水那么多的白酒。这是个什么概念,杭州西湖的水面积近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这一个西湖该有多少水,我算不出来,只是走到西湖边,想到这个喝酒的统计数字,那浩瀚的一湖碧水仿佛化成了一湖酒,让人不由得产生“中国人真能喝”的感慨。感慨之余,想到“李白斗酒诗百篇”,如照此计算,喝干相当于一个西湖的白酒,中国一年该出多少个李白!当然,这样的算法有点荒唐,可是,在我们这个历来以酒文化著称的国度里,现代酒文化似乎有些没落和缺失,抑或是变异确是事实。红酒,果酒、啤酒、洋酒不算。仅白酒就喝掉了一个“西湖”。可是,我们的作家协会里未见多出几个名贯中西的诗人,更不用说出了几个诗圣、诗仙、酒中八仙、唐宋家之类,倒是喝出了不少酒鬼、贪官、马路杀手……。酒文化,酒文化,这酒到底还有多少文化?我有些迷惘。

《酒世界》杂志有句名言:“假如世界无酒,酒无文化,生活将会怎样?”这句话非常有哲理。现如今,酒是有的,文化似乎少了些。也许文化并未少,只是发生了种种变异或者被人们扭曲了;也许是酒文化真的没落了抑或被人们冷落了;也许是我对现在的酒文化的理解有什么偏差。总之,这事儿有点复杂,但我总是感到,如今的酒文化似乎是雅文化沦为低俗文化,低俗文化演变为没文化,没文化又生出怪异文化。虽然大家一说到李白的豪放会想到一壶烈酒,说到曹雪芹的冷清会想到一杯薄酒,但毕竟没有了那种风雅和文化内涵。“流觞曲水”成了历史文化典故,虽然在绍兴兰亭现在每年还有文人雅士们凑在一起仿效,那也演化成了一种仪式,变成了真正的“阳春白雪”,而作为一种地方风俗普及的老底子的“流觞曲水”消失了,普通老百姓。爱酒人只有碰巧每年农历三月三去绍兴旅游赶上这个活动看看热闹了;文学名著《红楼梦》里那些行令饮酒的雅趣成了文字符号,现在被酒桌上的“黄段子”取代了,就连那些过去笑不露齿的淑女们,如今听了黄段子也不大会脸红了,而且间或也会讲两段。如果“林妹妹”在座听了,不知该是如何的表情;曾经流传2000多年的“周礼”中的“乡饮酒礼”早已失传了,除了少数钻故纸堆的文人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大部分所谓的爱酒人听起来都如闻天书;就连市井民家过去家宴上的一点喝酒的礼仪、礼节也淡化成了猛劝强灌,那几句应景的祝酒辞也变得功利抑或粗俗了。如今的酒桌上,往往只剩下噪声喧嚣、粗言秽语、打情骂俏、左拥右抱、虚情假意、沉沦堕落。酒桌上有升官图,有阴谋阳谋,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曲意吹捧,有邀宠献媚,唯有少了些闲情雅致,少了些真正的文化。

当然,说酒文化完全没有了,也有些偏颇。酒文化的典籍还摆在书店的书架上,研究酒文化的文人还有不少,一些地方民间的酒文化习俗还在继续传承,时代的发展也催生了不少新的酒文化,酒吧里还飘散着一些虽然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但多少还有点文化味的味儿。各地都打着鸡文化狗文化青菜萝卜文化的名办节时,酒文化节在人们眼里档次还是高一些。在酒场的狂躁喧嚣中,还有一批文人雅士们在用心品尝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酒逢知己千杯少”之类的有点陈旧的有点俗套的古语还未失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类的诗句不少人还会背诵几句,再粗野的人初次碰杯也会说出几句“万事如意”之类的祝辞。然而,即使剩下的这点酒文化也在变味,有的是丢掉了真正的酒文化,却用附庸风雅的方式给酒硬贴上一张文化的皮。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真实的事。某地一位局长外出考察顺带旅游,看到绍兴兰亭的流觞曲水,回来后马上在自家大院里垒上假山,挖了一条小河,弄出个九曲流觞。虽然不成个样子,小里小气的,但局长想,办公室坐厌了,在小河边坐坐开开会,也是一种雅事。虽然他知道自己和那批下属也做不出什么《兰亭集序》之类的诗文,但至少也有了点风雅。此事被传为笑谈。但我感到无论如何,虽然这位局长为了文化干了一桩没文化的事,但至少说明一些官员们还是没忘了文化是一件雅事,虽然是附庸风雅,“附”总比不附强,说不定他们附来附去真“附”出点儿文化来了。当然,这些离真正的酒文化相去甚远。

酒文化的没落,折射的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缺失。酒本身是种物质,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唐诗晋字汉文章。不是屈子《离骚》,也不是《清明上河图》。人们在酿酒品酒的历程中赋予了它文化,时间愈长,它被赋予的文化愈多,它与文化的联系也愈紧密,以至于到了人们分不清是酒催生了文化,还是文化催生了酒,是酒融于文化,还是文化融于酒,也因此使一些人以为酒就是文化,能喝酒就可以自然喝出文化,也即是把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画上了等号,或者是对物质与精神的互相转化的片面理解。其实。道理浅显不过,不能用酒与文化的联系推演出酒等于文化。严格地说,酒与文化是两个概念.如果喝酒能长文化长智慧,多拿些酒给官员们喝,我们中国还花得起这个钱,然而那么多年,那么多酒灌下去了,某些官儿们仍旧没有文化,二百五的事仍然没少干;如果喝酒等于文化,我们的大中小学学生多上酒吧就可以了。又何必坐在寒窗前苦读啊。酒,其实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有文化的时代,世上一切物质文明的东西也会有文化的光环;社会文化被忽视被异化时;其他物质文明的东西也会与文化疏远抑或发生附着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走入低俗庸俗时,其他物质文明的东西的附着文化当然也不会高雅。酒文化亦等同此理,纵观历史上酒文化的兴衰起伏,不都与社会文化的兴衰起伏有紧密关联吗?在这个文化变异的年代,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食文化喂出了一大批“超女”档次的所谓文化人,当这批低俗的文化人占据社会文化的主舞台时,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被边缘化及发生变异也就理所当然了。这大概也就是一年喝掉一个西湖,却没有喝出个李白来的原因吧!

文章算写完了,可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怎么像个醉汉写的?逻辑混乱,什么都说了,什么也没说清。管它呢,如今的酒文化不就相当于醉文化吗?让醉汉们都来胡言乱语一通,见仁见智,或许对酒文化的真正回归有所助益。

上一篇:汪福星:多彩人生 黑白记忆 下一篇:酒为媒 情为线 把心桥拉到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