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

时间:2022-07-14 06:12:43

高校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

一、现代设计史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共识

(一)现代设计史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现代设计18世纪后叶诞生于欧洲,发展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史较短,但产生出众多的设计大师,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形成不同的设计流派,深刻影响着当代的设计家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当代各种设计成果。现代设计史让学生们学到在现代设计发展中各个时期的设计特点、思潮变化和一些经典的设计作品和实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与此同时把现代设计发展中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联系起来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新的艺术理念,丰富学生的创造元素和创新意识,为学生逐步形成独特的设计思想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现代设计史在设计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十分重视现代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同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应该把现代设计史课程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改进和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二)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目前已取得的共识

1.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思想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思想,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现代设计史课程也在怎样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

2.新的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新的教学关系不再是原来的满堂灌式的被动教学模式,而是有效地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体现新的教学原则。

3.探索和试验新的教学结构和方法

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其职业性、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大部分教师由过去的单方面传授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方向转化。在课堂中多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性、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

二、对现代设计史教学现状的分析

虽然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不少院校都是由中专或成人学校转型成高等职业教育,在转型过后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观念带有浓厚的师范教育特点,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基础薄弱,教材和教学场地不完善,师资力量较薄弱,跟不上时展需求。

(一)从学生方面来看

现代设计史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刚入校的学生在经历了苦闷的高中时期后,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同时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部分学生主观上认为专业课重要,而把现代设计史当副课对待,学好学坏也无所谓。这种观念导致这门课程在学生的重视程度上大打折扣,以至于这门课程学完后,大部分学生觉得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更谈不到能力的发展。

(二)从课时安排和教学实施过程来看

在目前的艺术类课程中,现代设计史课程的课时在不断压缩。这等于给学艺术的学生们一个暗示,设计史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较显得无足轻重,学习设计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其次对于任课老师来讲,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内容都讲述一遍非常不易,更谈不上对重点内容的详细介绍。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教师能做到的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讲解,学生也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听,根本提不起兴趣。因此,很多毕业生对于现代设计史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甚至连“国际主义”、“包豪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都不清楚。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面对当代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有创意的设计,必须要了解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过程,多学习名家的思想,这样才不至于沦落为设计行业里的“工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三、现代设计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代设计的范畴有现代建筑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现代设计史的教学内容也十分广泛。在每个范畴中可以分得更加仔细和具体,比如室内设计又可以分为商业室内设计、住宅室内设计等更具体的分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促进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更加贴切,做到深入浅出,将理论知识里最具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给学生讲解。在现代设计史教学中要着重对一些有特色的设计风格、设计流派以及对现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师和他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梳理人类设计历史的发展脉络。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国际主义运动”等一些重要的现代设计运动、设计思潮。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方向,侧重讲授与本专业有关的设计史。

2.应从教材方面入手

目前《现代设计史》教材大都以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教材为参考编写的,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应该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进去,让学生们能够在分析历史和现代设计的区别当中学习到更多、更精彩的内容。让教材多元化、丰富化,才能提高学生对现代设计史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当代社会中常常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在设计中也出现这样的现象。随着学生专业的不断扩展,他们需要更加全面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时尚”。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设计出来的东西只是表象的,不会受到大众的接受,最终只会沦为失败的设计。所以应该在现代设计史中重点加入“中国传统图案赏析”“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章节,让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告诉他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掌握本土的民族文化是必不可缺的。

4.对课程的教学时段进行合理设置

应该调整好现代设计史和其他专业课间的先后顺序。大部分学校都会将理论课安排在学生大一时段,可是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大一学生对设计没有任何概念,这个时候学习现代设计史,就如同学习历史一样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只有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设计技能,并且已经能够设计出简单的属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对当代的设计风格、设计师、设计理念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时,再学习现代设计史,他们会拿当代的设计理念和早期的设计理念相比较,从中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设计史的重点部分。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储备,可以和授课教师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让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

(二)鼓励多元化教学方法

一般理论课最普遍的授课方式就是“满堂灌”,这种方式常常让学生们产生厌倦情绪,授课老师自己也觉得很枯燥,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学校一定要多鼓励授课老师运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把图片、视频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如果多加入一些直观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必定会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完全激发出来。在讲授“新艺术”运动章节时给学生播放了《筑梦天下—欧洲新艺术运动的鼻祖———维克多·霍尔塔》这是凤凰卫视做的一档节目,节目内容有荟萃中外的历史建筑,赏析现代经典设计,寻访民居风俗故事,分享另类家居理念,以传统建筑名品、时尚设计经典、建筑热点事件为依托传达建筑美学、人居环境、生活理念和人文关怀。在节目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现代设计史的内容,还能更直观地看到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和当地民俗,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使得整个授课过程更加生动有趣。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学以外,也应适当运用讨论法、案例示范法和习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上的相互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讨论法还可以督促学生们发表意见和看法,从而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而不是养成全程只听课不动脑子的坏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让他们在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学生在自己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的印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专业,未来的前景很可观,目前正处于蓬勃的发展阶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现代设计史这一学科的体系还不太完善,只有学校和教师了解其重要性,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鼓励教师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适当地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设计史才能真正实现其在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作者:谢冰 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 下一篇:结构优化技术房屋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