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作品的旋律美

时间:2022-07-14 03:59:06

合唱作品的旋律美

旋律作为一种由一定的音高、音值和音量联结起来的,是单声部进行的音乐主体,其中的旋律线是由旋律音程连缀而成,在其中起组织作用的是节奏与节拍。单声部音乐的主体是作为乐曲的基础的旋律,当然也构成了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声部和音乐作品的主题,作为音乐塑造美、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旋律就是音乐的“灵魂”。

旋律有着民族的、地区的、时代的、个人的等风格特征,它由于它具有某个音程、某种音调、某种节奏节拍的经常使用的独特的旋法,我们不能忽视其独特的句法结构,把握整部作品风格、情绪的关键在于从主题入手去感知音乐的形式美。

平进、级进、跳进、混进等多种形态的旋律线是由高低起伏进行的音乐所组成。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这种进行的旋律,这也是音乐的灵魂。

一、平进

所谓的平进,是旋律以平行进行或者反复进行的旋律形式在进行。发生一个音与另一个音之间反复进行的旋律形式,必须具备相同的音高。这种经常形成节奏上的变化旋律线的进行,为了能够突出节奏的明显特点,就用不同节奏型的对比来形成反差。

这种形式无旋律变化,不存在旋律起伏变化,口语化表达比较好,

气氛的轻松与节奏的律动就顺利表达出来。这其中能够从旋律应用形态上分成三类:即:“同值、异值、混值”

二、级进

级进是旋律里音与音之间按音级的顺序,作大小二度音程的进行。五声民族调式中,羽与宫6-1、角与徵3-5的“小三度音程”进行,可以被我们称为“级进”,这样以来,级进在音乐旋律进行中可以促使旋律线更加起伏和流畅。可以按照“音阶、辅助、环绕、重复”把旋律进行的形态分为四种形式。

(1)音阶式级进。我们把按相邻音阶梯式旋律进行音乐旋律称为音阶式级进。由低向高的“上行级进”的旋律能够增强紧张度和冲击力。若是由高向低的“下行级进”的旋律,则紧张度和冲击力就减弱。

在《铃儿响叮当》这一合唱歌曲中:各小节划线“”下方的音符,构成了旋律级进阶梯式形式的“大小二度音程”。音乐将由于这样的行进而由弱渐强,旋律向前进行的动力感也将因此增强,造成乐曲的力度、气氛和形象发生很大的变化。

(2)辅助式级进。这是相邻音向上或向下作阶梯式递进的音乐进行的旋律,所形成的级进形式,就是被我们称为辅助式级进。在合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中:第二、第三小节中划线“”下方的音符,形成了旋律“小二度音程”的辅助式级进线条形式。使旋律进行更加连贯、更加流畅,充分地表现了歌曲的内涵。

(3)环绕式级进。这是围绕一个音向上或向下依次级进的音乐旋律形式。《大海啊,故乡》中:第三小节中划线“”下方的音符,构成了旋律“二度音程”的环绕式级进线条,这就形成了柔美缠绵的音乐形象。

(4)重复式级进。以一个音为中心与邻音多次重复而形成的级进线条的音乐旋律进行形式,被我们称为重复式级进。在《八骏赞》这一合唱歌曲中:第三小节中划线“”下方的音符,是旋律的“大二度音程”重复式级进线条,把辽阔草原上马群、牛羊的自然风情和美丽景色通过一种强调作用表现出来。

三、跳进

跳进指在调式音阶中相隔音之间的旋律进行。跳进具有变化突然、起伏急剧、听觉尖锐,旋律起伏变化大等特点,因此让旋律的感染力获得增强。

“旋律的‘上行跳进’的由低到高到‘上行跳进’让‘紧张度’和‘冲击力’获得增强,而‘下行跳进’则将减弱‘紧张度’和‘冲击力’。在旋律进行的形态上,分为‘小跳与大跳’两种形式。”

(1)小跳,是指一个音到另一个音之间是三度或五度音程的关系。这种跳进形式,因为音程的度数较少,所以具有自然语调或自然乐句的音乐旋律特点,常用到的是“分解和弦式”的旋律进行形式。在合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第四、第五、第六小节划线“”下方的音符,为“分解和弦式”的上行或下行跳进形式,这种形式由于对和声学的学习,所以人们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2)大跳,是指一个音到另一个音之间是六度或八度音程的关系。这种跳进形式,因为音与音之间距离较大,从而形成“起伏跌宕、语气夸张”的旋律特点,因此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旋律进行中,大跳与“平进、级进、小跳”经常会混合出现,形成“曲线式”的旋律形式。在合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中:第二、第三、第五小节划线“”下方的音符,为“八度音程”的上行跳进形式。这种大跳形式拓宽了音域,增强了旋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混进

混进也称组合进行,是平进、级进、跳进三种形态的混合运用,通过各音之间不同的位置、程度、形态连接而成的形式。在三种基本旋律“平进、级进、跳进”中,由于级进旋律进行平和流畅,所以应用得最广;而“平进”则是以节奏的变化给人以强调之感,过多的使用会显得单调;“跳进”虽给人以动感,但不宜过多地连续使用。因此要了解这三种旋律进行的特点:“级进式柔感、平进式力感、跳进式动感”并以“平进、级进、跳进”的组合而恰当地运用,才能使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变化更具表现力。

在旋律进行的组合方式中,经常以一种形式为主,而另一种形式为辅,从而形成歌曲的独特风格和特点。以平进形式为主的旋律进行,给人以“坚定”之感;以级进形式为主的旋律进行,给人以抒情之感;以跳进形式为主的旋律进行,给人活泼之感。旋律进行的组合方式又分为“分段、交替”混合形式。

(1)分段混进是指“平进、级进、跳进”旋律形态的分段组合。其旋律线较为平滑,而情感表达也较为单纯。在合唱曲《心愿》中第一、二、三小节是三种形态的分段组合形式。

(2)交替混进是指“平进、级进、跳进”音乐进行旋律形态的交替组合。这种旋律线较为委婉曲折,情感表达也丰富而复杂。在合唱曲《回娘家》中就采用了两种形态的组合方式。乐曲中主要运用了“跳进与平进”的组合形式,使旋律进行流畅、连贯而丰富。

上一篇:浅谈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营造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