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好小组合作,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07-14 01:56:07

调控好小组合作,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怎样进行课堂调控呢?

第一,教师要通过课堂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好小组内同学的学习热情,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优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同学们讲明白课堂学习任务,而且要非常具体,甚至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要分成几步走。这一切至少做到让小组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能够十分明白。在这个基础上,小组之间要有一个竞争评价机制。假如每个小组四名同学的话,哪几个小组最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学习任务?哪几个小组在课堂检测过程中,成绩最为优异?这一切都要随时给予评价,每堂课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习小组,并给予一定奖励。比如在当日班内宣传栏内进行通报表扬等,这样就可以激发组内同学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不会的同学会主动问,会了的同学会主动帮助教会那些不会的同学;大家都不会的,就会抢着问老师;组内个别不会也不问的同学,又会被组内其他同学监督检查,偷不得懒。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并捕捉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师用语、肢体语言、课堂节奏,从而调控好课堂秩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课堂秩序不同于原来的课堂,会显得比较乱。“欢呼雀跃,争问抢答”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是总有部分同学摆不正自己在小组中的正确位置。开始的时候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技巧,还没有从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角色上转变过来;部分同学甚至认为教师放手了,自己也可以放松了,上课学习不主动,浪费了学习时间,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这时教师就要用好自己的眼睛,在各小组之间不断巡视,关注学生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爱玩、好玩的学生要用眼神、动作、提问等方式及时提醒并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要安排组长给他们合适的表现机会,并进行一对一的组内帮扶,课外交流,不断给予他们信心和动力。课堂上对于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要给予适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加强课堂巡视,倾听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交流、质疑、问答,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思路。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更不能只站在某处看学生。要不停地走动,听一听他们讨论的内容和进度,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关注、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组内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的同学的分布情况。对于小组间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方面真正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的深度以及问题的歧义点。这样,就能够切实掌握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好解决的办法,做到有的放矢,为下一步的点评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通过小组问难、教师提问、随堂练习等方式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检测”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问题设计要有坡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来获取知识的快乐;二是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导学性,由浅入深,使同学们在依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从而引导他们在头脑中自行解决一部分存在疑问的知识,完善学习方法,巩固正确的思维方式;三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便于教师正确了解全班学生的大体掌握情况。在检测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点拨、巩固训练,做到课堂的无缝隙教学。这样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使他们学会珍惜劳动的成果,转变学习的态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还要向课外延伸。课堂学习中,没有被评为优秀的小组,老师在课后要帮他们找原因。如果是因为个别同学没有掌握好教学任务造成的,课后就要帮他完成。只要会了,第二天可以续上“光荣榜”;如果是因为个别同学没有认真预习造成的,就要启发组内同学监督,帮助他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如果是因为课上讨论交流时间比较长造成的,就要启发他们确定比较节约时间的发言顺序,少说废话,语言简练;如果是个别同学对自己不会的问题不主动提问造成的,就鼓励并督促他勇敢提问。让他明白大家都会帮他,他是大家的学习合作伙伴,小组能否被评为优秀取决于他的表现……通过这样的课后指导与帮扶,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巧会越来越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

上一篇:巧借自编文选 提高语文能力 下一篇:化学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