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扮演

时间:2022-07-14 01:34:20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扮演

摘 要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意识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辅导员身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如何有效帮助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辅导员在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对他们进行引导、指导和督促,帮助和促进大学生树立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创历史新高。未来几年的毕业生人数只会有增无减,但现有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意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本人和学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让其在大学阶段有更清晰的职业目标,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和教育,培养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今后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一般是到大三大四才开始为求职做准备,然而他们发现到即将毕业时才开始准备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必备的职业资格证和职业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规划和准备的。即使有某些临时抱佛脚的大学生幸运地被用人单位录用,并不具备扎实职业素养的他们在工作后也会因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缺乏而感到力不从心。另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指导,从而无法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以往各高校一般是在大三或大四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而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意识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尽早开展的必要性,因此他们开始在低年级学生甚至新生中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目前许多高校还未构建好完善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通常的做法只是局限于讲授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平台,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存在持续性较差、系统性不强、实践平台窄、合力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加之即使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大学生的帮助也因每个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同而效果差异显著。真正解决大学就业困难问题和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需多方努力和探索。

2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的职责,处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相比科任老师,他们与大学生有四年近距离相处的时间,能从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全面观察和了解学生。可见辅导员在参与及具体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时具备诸多有利条件。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辅导员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专业学习等情况的基础之上,便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将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融入到辅导员日常工作当中,促进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

辅导员身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并且具有很大可挖掘的潜力。他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帮助学生转变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错误观念,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3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其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特长等主体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认识,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据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四个步骤:认识自我、认清目标职业及就业环境、制定计划和付诸行动。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这四个步骤中,辅导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3.1 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者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辅导员如何真正将就业指导和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者,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挖掘和树立其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除了平时向他们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这可以辅以一些活动。比如开展“求职经验交流会”,让已经找到工作或正在求职中的学长学姐跟他们分享求职前的准备,求职中的艰辛以及求职后的喜悦,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能让低年级的大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的激烈,使他们意识到尽早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大学生具备这种意识后,辅导员应当引导他们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理想。

其次引导者这个角色还体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两个阶段,即认识自我及认知目标职业和就业环境。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大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自我个性特征、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展示和了解自己的性格,挖掘自身潜力,发掘个人兴趣爱好,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对自身有了充分地了解和全面地剖析后,大学生应该对当前就业环境、自身专业前景及自己的目标职业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有价值的信息,如为他们讲解就业政策、建立职业信息共享平台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3.2 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当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前两个步骤后,下一步是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制定获取目标职业和实现职业理想的计划,以及紧接着展开相应的行动,辅导员在这两个阶段可以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让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自主管理的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困惑需提供帮助。此外,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自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职业信息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准确了解社会需求与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明确目标职业的具体要求。

完成认识自我和环境这两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学生很快就能找自己喜欢的同时又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和能力的目标职业,对于这些学生,辅导员在他们制定每学年计划时和执行计划是只需要间断性地辅导。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长期处于迷茫和犹豫的状态,无法尽快确定自己偏好的目标职业。在有必要的时候,辅导员需要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3 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督促者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督促者主要体现在他们在大学期间付诸实际行动去获取自己目标职业和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阶段。当大学生具有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顺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前三步后,在他们朝着目标职业奋斗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敦促比适时提出建议。

最后“付诸行动”这一步是最关键的阶段同时对大学生而言又是最难执行和贯彻的阶段。许多大学生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后,并没有将自身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进行自我激励和自觉行动,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很多大学生规划完毕后,却缺乏执行力,等于将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束之高阁了。然有规划没有行动,是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好辅导员的督促作用。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后,辅导员需要定期检查其阶段性成果,对其适时激励和肯定,以督促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是按计划有序进行的。

在学习上,辅导员可以通过各项考试成绩及与任课老师的交流来掌握每个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这其中应该重点关注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对个别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和批评教育。此外,还可以鼓励并敦促他们多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为大学生提供训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机会。除了发挥自己的督促力量,辅导员还可以建立班级同学、寝室室友监督机制,以固定人数为一个小组,定期每月召开总结交流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隐形地推动学生按计划执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 总结

大学生通过认识自我、认清环境和目标职业、制定计划及付诸行动这个四个步骤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当然这个过程很多时候是循环的,每个大学生在行动后都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和反馈,进而更新对自我和环境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这些新的认识对职业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在每个阶段,辅导员都要有充分的自觉性,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培养高职业素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把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切实贯彻到自己工作当中。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当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制定合理计划,督促他们行动起来,最终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的工作,迈出人生职业生涯关键性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白强,高定伦.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73-177.

[2] 沈洪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100-101.

[3] 文厚润,张斌.大学生就业实用教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8.

[4] 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3-134.

[5] 邹小荣.国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10):27-30.

上一篇: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与管理策略 下一篇: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