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解酒四误区

时间:2022-07-13 08:40:54

如今许多人都知道酒精对身体的危害,但朋友相聚、合家团圆的喜庆场合,大家还真是抹不下面子、放不下杯子。怎么办?于是有经验者、好事者纷纷交流“喝不醉”的秘笈。可我们把这些防醉解酒的小窍门给医学专家一看,专家立刻指出:很多所谓的防醉秘笈不但不能防醉解酒。还对身体危害极大。

误区一:喝多了没事,喝到一定量就悄悄出去抠喉咙,把酒吐出来。

现实中很多人喝到一定量就悄悄离席,到洗手间抠喉咙把酒吐出来。专家指出,这种强迫性的醒酒方法非常危险,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这种强制呕吐的方式还很容易造成贲门括约肌损伤,干扰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期则可能出现稍有刺激就引发反射性呕吐。手指带给口腔、咽喉的强烈异物刺激也很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和咽喉局部损伤。同时,剧烈的呕吐还容易造成血压升高、眩晕。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是千万不要尝试。另外,如果醉酒者已经意识不清。强行呕吐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二:酒后饮大量浓茶或喝醋,很容易醒酒。

茶有利尿作用,酒后适量饮些淡茶水,可以加速酒精排泄,使人较快地解除醉酒状态,但专家指出,酒后大量饮浓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加剧对胃肠的刺激,无异于火上浇油。首先。酒精本身就直接刺激胃黏膜,浓茶中的咖啡因也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其次,酒精进入人体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往往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茶叶所含茶碱、咖啡因同样具有兴奋作用,浓茶中含咖啡因较多。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更加兴奋,可能加剧头疼,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容易使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中风、心梗等危险;再者,醉酒后饮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酒精会在尚未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另外,专家指出,喝醋解酒也缺乏科学依据。大量饮酒后酒精刺激胃肠黏膜,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此时喝醋。醋酸不但不能起到中和酒精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误区三:喝酒前吃片头痛片或喝袋感冒冲剂,喝酒不晕不上头。

民间流传着喝酒之前吃点阿司匹林、头痛片,或者喝袋感冒冲剂,喝酒以后会很快发热、出汗,就不容易醉了。专家指出,这样服药解酒十分危险!虽然解热镇痛药会使人体代谢加快,很快发热发汗,促进酒精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使人酒量暂时性地增大。但是擅自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或感冒药物,不仅会加重酒后发热和疼痛症状,还有可能造成胃出血,甚至会因为药物滥用进一步引起肝损伤。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标榜醒酒功能的药物或保健品,专家也奉劝大家谨慎选择。酒的最终代谢都要通过肝脏,而很多药物也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喝酒同时吃药,等于在给肝脏雪上加霜。还有的人以为喝酒的同时大量喝热水、吃辣椒,喝到出汗或者辣出汗,就不容易醉了。喝热水、吃辣椒发汗其实也是为了加快人体对酒精的代谢速度,但是由于进入人体的酒精量并没有减少,酒精对体内脏器的刺激和伤害也不会降低。

误区四:先喝牛奶,或者吃几片肥肉垫底,给胃形成保护膜,酒精不会被胃吸收,就可以敞开肚皮喝酒。

牛奶对人体胃黏膜能起保护作用,牛奶中的磷脂能够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层,抵抗外来物质对胃黏膜的损害,如果喝大量牛奶,确实能缓解胃对酒精的吸收,但如果饮酒量大,酒度数高。这层薄薄的保护膜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另外,餐前空腹时肠蠕动很快。牛奶很快在胃肠通过,存留时间很短,还有可能造成腹胀、腹泻问题。有人认为喝酒前先吃一些油腻的东西,例如肥肉、黄油等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的东西,在胃中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酒精的吸收。事实上,空腹食用油腻食品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让人吃饭之前就很不舒服,更不要说大量饮酒了,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呕吐。

医学专家奉劝广大“酒友”。为了健康,最好少喝或不喝酒。如果为了一时的义气强行喝酒或劝酒,一则伤身,二则失礼,于人于己,都不妥当。另外,一旦饮酒后发生不适,应及时拨打120或者立即送医院进行急诊抢救,千万不能耽误时间,防止酒精中毒,发生危险。

上一篇:喝啤酒与“啤酒肚” 下一篇:营养大讲堂之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