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妈妈快速了解什么是辐射

时间:2022-07-13 06:31:23

教妈妈快速了解什么是辐射

日本3.11地震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3月份以来,我们每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接收国家权威部门监测放射性物质的信息。当妈妈的,自然是忧心忡忡,关于辐射,我们知道得太少,所以了解辐射的相关知识,读懂权威部门信息中的科学术语,才是做好防辐射的第一步。

妈妈Q:什么是辐射?辐射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吗?

A:广义的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或者离子传递能量的过程。除了核电厂的反应堆,医疗用的X光、CT、核磁共振设备中存在辐射,点亮我们生活的各种可见光、红外光、紫外线等,统统可以被称为“辐射”。可以说地球上,无时无刻不受到宇宙中各种射线和粒子的辐射,即使是生活在亚马逊丛林中,也无法彻底不受辐射。所以,不用谈“辐射”色变,辐射是否影响健康,关键是接受辐射的类型和总量。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取决于辐射粒子或电磁波的能量。电离辐射有X射线、伽马射线等高能电磁波和α粒子、β粒子、中子等高能粒子流,核反应堆、医疗用的X光、CT,宇宙射线等都属于此类,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影响人类健康;非电离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小,如电磁炉、微波炉、电脑等发射的电磁波,对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

妈妈Q: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新闻中提到了很多平时不接触的元素,都是什么,另外放射性物质是怎么扩散的?

A:核能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放射性的物质,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泄漏出碘-131、铯-137、放射性锶等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有着不同的半衰期,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锶-89为50天、锶-90和铯-137为30年。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在衰变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人体接受到这些辐射,组织中的化学键有可能会被破坏,产生性质不稳定的自由基,从而增加基因变化和癌变的风险。如果人们通过呼吸或其他方式摄入大量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就会在人体体内数天或者数十年持续对人体进行辐射,增加健康风险。核污染物扩散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核污染物进入空气中,随着空气流动而扩散;二是降水,下雨之后,污染物会跟雨水混合在一起,并且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三是海水,日本福岛处在海边,污染物流进海里,会随着海流和海浪向外扩散。

妈妈Q:新闻屡次提到,现在监测到的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天然本底辐射指什么?

A: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来自土壤、岩石、水、大气甚至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射线使得人类生存的生物圈无时无刻都处于各种天然射线的照射中,这就是天然本底辐射。在海平面上,平均辐射当量为2.4毫西弗,其中宇宙射线对人体每年平均照射当量为0.3~0.4毫西弗,地表的辐射约0.5毫西弗,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辐射当量约1.2毫西弗,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当量为0.3毫西弗。

妈妈Q:人受到的辐射量要达到多少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A:一般认为,成人只有累积接受超过100毫西弗/年的辐射才可能导致淋巴球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减少、罹患癌症概率增加等健康问题。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核工业从业人员每年接受辐射量不得超过20毫西弗。这个量是什么概念呢?拍一次胸部X光片约受到辐射量0.05毫西弗, 而做一次CT约10毫西弗。地震发生三天后的3月15日,与福岛近在咫尺的东京的核辐射测量值为0.809微西弗/小时,换算为一年相当于7.087毫西弗。

妈妈Q:胎儿和婴幼儿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到辐射威胁,那么妈妈们应该怎么防护呢?

A:就目前有关部门监测到的数据看,暂时不会影响到孕妇、胎儿和婴幼儿的安全,反倒是过分的担心和焦虑有可能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辐射源,在医院就医和体检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或准备怀孕。尽管少数地区的蔬菜中检测出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但以目前的辐射量,不需作特殊防护措施。妈妈们可以延长蔬菜的冲洗时间,下雨时减少户外活动,会更安全。

小提醒

我们在坐飞机时,会遭遇来自高空的宇宙射线的辐射,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辐射量就会增加;吸烟时,也会受到辐射,这是因为有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钋-210沉降到烟草叶上,假设一个人每天吸20支烟,坚持1年,受到的辐射量是0.5~1微西弗,比住在核电站附近的人受到的辐射量还要大。

上一篇:娇嫩指甲巧修剪 下一篇:宝宝的“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