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提问点燃智慧课堂

时间:2022-07-13 04:00:28

以科学提问点燃智慧课堂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课堂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方式,课堂提问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高水平的问题是教师运用各种技巧以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科学的提问可促进师生交流和信息反馈,也有利于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盲目自学”等不良现象,对教和学双方都可起到活跃思维、启迪智慧的作用,是建设智慧课堂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总是担心“提问不当”――对“课堂效果”的疑虑

在讨论一些具体课堂提问内容时,有些教师常常会对设计提出疑问:“这样提问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学生不会怎么办?”如果预感到学生对课堂提问不能“顺利”回答,这些教师就特别担心。教师们在担心什么呢?

1.担心课堂出现冷场局面。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提出问题后,学生能迅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脱口而出,教师会感到冷场了,没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如果是公开课,就更会担心被冠以不符合“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等新课改理念的帽子,得不到听课者和学生的认可。

2.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教师一般都会预先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容量,如果学生回答得不顺利,教师会担心在解决学生不能顺利回答的问题时“浪费时间”,进而影响教学节奏,完不成教学任务。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教师会认为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控课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总是想办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力争使课堂“流畅清晰”,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二、教师要善于、敢于提问――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追求

1.把握课堂教学本质,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的本质任务是启发而不是支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否热闹活跃,交流的数量多少,都不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课堂学习的价值在于学生思考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认知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而非课堂表面的“合作探究”。学生最初答不上来或者不会,就更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启发,从而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更能让学生体验思维的过程,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2.“预设”和“生成”并重,调整课程观。课堂教学也不要怕影响进度。教学任务既需要“预设“,也不断“生成”,我们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依据教材内容和对学生的了解认真备课,设计出细致的教学方案,预测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反应,这都属于教学的预设。实际课堂是生动具体的,即使教师不提问,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感悟,有教师预料不到的新问题,也会出现不能完成预设教学任务的情况,这些属于课堂的“生成”。对一堂课不能用预设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来评价,不能用死的“教学进度”控制生机无限的真实课堂。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从课堂内容的知识容量、难度要求、重要程度等方面出发,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科学设计提问,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3.认识课堂提问功能,增强课堂调控能力。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注意,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问更重要的功能是检测和反馈,通过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认识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好地掌控课堂。对“预测性”问题的顺利回答,说明学生具有了进一步学习新内容的基础。新课中“形成性”问题的回答,展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程度。新课后“检测性”问题的回答能对学生的“达标”情况有良好的反馈。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这是教师设计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努力做到科学提问――对“智慧课堂”的追求

1.科学设计,突出教学目标的统领作用。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应符合学习目标,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对学习目标的准确把握,离开了教学目标,一切教学设计都是盲目的。如果问题本身符合“学习目标”,就不要怕学生不会,教师担心学生会与不会,反映出对目标认识不清楚。教学要跟着目标走,而不是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担心的是问题本身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而不是学生是否会。

2.积累经验,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一教就会”“一点就透”,害怕学生“讲了好几遍还不会”,这也反映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缺少具体的方法引导。提高教师指导能力,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对课堂提问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做好预设,准备好应对方案,“不打无准备之仗”。课上,教师面对学生对问题的反应,特别是学生回答不完整,甚至“不会”的时候,要迅速做出判断,找出学生存在的认知缺陷,加以针对性地点拨引导。学生的“不会”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供了契机,只有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3.该讲就讲,让教与学更富有成效。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进行课堂提问是师生间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问题回答不合逻辑、不够严密时,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学生间的纠正回答也会起到辅的作用,但教师讲授是高效的,教师“讲”不应该被抛弃,关键是看教师讲什么、讲的怎样。新授内容的引导铺垫、学生回答后的点评指导、核心内容的总结提升都需要教师讲。教师“讲”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深度,对知识结构系统总结,对学习深度和广度不断延展,从而做到思路开阔,兴趣提升。

上一篇:形体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下一篇: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