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台账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及应用

时间:2022-07-13 01:51:02

设备台账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及应用

摘要:设备台账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文章简述信息系统通过公共信息模型(CIM)及IEC61968和IEC61970标准,以设备台账为基础,建立模型,制定标准,搭建平台。设备台账在信息系统得到实现及广泛应用,实现了设备管理从开始到最后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词:设备台账;信息系统;电力系统资源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8-0081-02

设备台账是掌握企业设备资产状况,反映企业设备拥有量及其分布变动情况的主要依据。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发展也越来越快。为了确保提供用户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精细化的生产管理起到关键作用。设备台账作为电力生产设备基础,其合理化、规范化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建立模型,制定标准,搭建平台等一系列操作规范设备台账,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信息系统中设备台账存储模型

电力生产管理中电网设备是其关键和基础所在。几乎所有的电力生产业务都是针对电网设备,围绕其整个生命周期展开的。电网设备作为核心使所有的电力生产工作都围绕其展开。如何为生产业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全面、正确、完整的建立电网设备台账就成了电力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网设备台账管理因其电网特性及专业特性完全不同于其它设备密集型企业。所以电网设备应该是建立在网架结构中才算是完整的,而不单单是物理位置的孤立。

电网设备管理涉及众多电力管理专业,因为每个专业的设备管理有自己的规程,并且有自己专有的衡量方式。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整合多年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力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生产管理应用平上搭建生产应用的基础就是应该对电网设务有着统一、科学、完整及标准的描述。

电网设备模型不但包括电网设备的物理描述,还包括对电网的网架结构描述,并且能为电力生产的各个专业提供统一的服务,有着统一标准,并且能作为行业标准,为生产供应提供标准服务,所以电网设备模型作为应用平台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现。

在CIM模型中,将电力设备中的网络拓扑关系和物理实体特性融合在一起。电力系统资源和设备资产两个维度的良好结合构建的设备台账,电力系统资源和设备资产之间形成了多对多的对象关系。

电力系统资源模型包括层次(Hierarchy)和拓扑两个部分(Hierarchy),层次结构是对电力系统资源的展现,拓扑则是对电力系统资源之间联系关系的反应。

电力设备模型:主要建立电力设备资产的模型,它更多地关注资产的继承关系以及资产之间的组成关系。通过与电网资源的关联,说明设备资产执行相应资源的功能角色。

电力设备模型是用来建立电力设备资产,它描述了资产的继承关系及各资产之问的组成关系。通过它与电网资源关系,解释了设备资产执行相对应资源的角色(如图1):

二、信息系统中设备台账标准

电力设备台账结构模型由电力系统资源和设备资产构成,结合生产管理的经验,并借助CIM模型为理论基础,最终构成了电力信息系统台账结构标准。主要包括: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设备台账标准、输电设备台账标准、输变电设备类别/设备技术/设备厂家/设备型号标准以及功能位置及设备编码标准等。

信息系统中设备台账有三层结构,采用树状的形式。

第一层按电压等级及主变压器进行分区,如:10千伏电压等级区域、110千伏电压等级区域、主变压器区域、公用设备、辅助设施;第二层的名称是间隔,如:1号主变变高(按主变号往下依次排列)、#1主变变低、110千伏线路1(往下依次排列)、110千伏母联、110千伏旁路、110千伏分段等;第三层主要是该间隔所属的设备,层数的多少则由问隔设备的分类情况决定。如:1号主变压器、1号主变保护、1号主变测控等。

为了全面展现设备台账信息,标准中又引入了功能位置、物理位置及部件的概念。

由此形成的台账结构,将电力系统资源与电力设备资产的多对多关联完美结合在一起,它是网络结构拓扑信息的体现,并且包含了设备物理实体及资产信息,还储存了设务基础信息及技术参数。

三、信息系统中设备台账的实现

电网企业的技术对象可以分为“点状”和“线状”两大类。电网企业的技术对象由“点状”和“线状”两类组成。

“点状”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等对象。“线状”则包括线路和管道等。电网的输变电网络从物理及逻辑角度看来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对象体系。而在这个体系当中,技术对象又可以分为功能位置和物理设备两类。功能位置按照空间、技术体系和功能为原则对技术系统进行划分的结构化组件。设备则是从物理角度划分的单个技术对象。这两项都可以是维护的对象。

变电站主变间隔内设备台账结构由功能位置、物理设备与设备部件组成。对于不同的功能位置。用户又可以依照以上三种原则对设备台账的层次结构进行划分,如变电站、问隔等,描述功能位置时除了关注其在电网中的功能、位置等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将功能位置上关心的运行中的一些参数,通过技术参数功能进行管理。

信息系统除了提供系统结构建设,在操作上还提供了台账结构的复制粘贴、白定义视图显示、设备类别管理、台账变更管理、台账监督管理等功能。

四、信息系统中设备台账的应用

1.通过统一的台账标准建立的设备台账结构,成为信息系统构建的基础数据。为信息系统中缺陷管理、巡视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状态评估等模块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形成了标准性、规范性、全面性、完整性的设备台账数据。

2.通过CIM模型创建的信息系统,贯穿于变电站设备的新建、投运、报废、退运、更换等一系列操作中。通过信息系统的人员权限,操作流程及审核机制的操作规范,实现设备管理从开始到最后全生命周期管理。

五、结语

通过公共信息模型(cIM)及IEC61968标准和IEC61970标准,搭建了以设备台账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结合电力生产管理经验,按照电力系统资源和设备资产构成的电力设备台账结构模型,构建了电力信息系统台账结构标准,并将电力系统资源与设备资产建立了联系,设备台账在生产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设备台账在信息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上一篇:浅析供电企业电力特种光缆的运维管理工作 下一篇:PLC在污水处理SBR工艺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