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探讨

时间:2022-10-29 07:16:22

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摘 要:我国属于能源分布不均衡与能源利用率较低国家, 能源状况充分反映了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建筑行业开展建筑节能的必要性。本文探讨了民用建筑设计理念中贯穿节能思路,探讨了节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整体环保节能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从而为民用建筑的整体节能环保提供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Abstract: In China, its energy distribution is imbal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is low, which full reflects the problems of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penetrating the energy saving idea into the civil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 ways to apply t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the renewable energy in enti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ivil building, providing exemplary role for the enti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f civil building.

Key words: civil building; 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

当前,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资源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已经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能源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节约能源问题应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的问题。

一、我国当前民用建筑设计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当前采用的一些节能技术与设计思路缺乏系统性

目前的节能建筑大都是由开发商和设计院找到一些节能的技术进行拼装, 缺乏系统性。一是体现在片面照搬国外技术而不考虑本地实际条件, 如对于某些日照时数少的地区, 盲目推广太阳能设备, 造成设备闲置; 二是不算经济账,不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盲目推广节能技术, 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打超深井安装地暖, 造成成本超支; 三是适合高层建筑的节能建筑体系目前发展不够成熟, 外墙表面的材质选用, 保温材料、 防火以及施工和检测的配套技术在这方面都缺乏研究。 如有的外墙处理技术虽然保温性好, 但存在寿命短、 防火性能差、 外装饰受外界影响大等缺陷。

1.2 现有民用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的科学性不足

从我国目前已经制定的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等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其他配套标准看, 一是节能标准规范覆盖面过窄, 由于我国各地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 这些标准远不能满足各种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的需要, 有些标准往往只能适应有限的几个地区; 二是节能标准规范的制定缺乏整体规划, 其中强制性条款和推荐使用的内容界定不够科学。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之前一直认识不足, 科研投入不足, 使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不足,成果不多, 投入生产的科研成果更是少之又少, 导致节能标准规范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

1.3 现有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与规定未完全落到实处

自 2001 年我国实施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以来,据建设部对 2000-2004 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 按当时在全国抽查的 3000 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计, 设计阶段大概有50%左右的项目没有按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区设计,在施工阶段大概只有23%左右的项目符合标准。2005 年,在设计阶段时是53%,在施工阶段时是25%。2007 年专项检查的结果是:在设计阶段已经达到了 97%,在施工阶段达到了 71%。 目前仍有近1/3的建筑未按节能标准建造。随着工作力度的加大, 尽管这个比例在逐年提高, 但是差距还是存在的。从执行情况看, 项目在审批时, 往往没有真正做到对项目可行性计划书中是否包括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容条款进行严格审查, 使得一些不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设计得到录用。这里说明的问题是, 节能理念与技术,在设计阶段与执行阶段,都存在着一个有待逐步发展与完善的空间。

此外, 社会建筑节能意识还不强,人民群众对节能建筑的重要性、 紧迫性还认识不够, 建筑节能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节能法规的配套政策未完全建立, 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部分地方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薄弱。行政监管留有死角,规划审查把关不到位, 节能设计变更随意性较大。

二、在民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贯穿节能理念的思路

2.1 建筑总体布局设计的节能理念

总体布局设计是每个方案设计的起始点,是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关系到整个建筑功能使用方便与否的关键,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同样如此。 总体布局设计应从建筑选址、 分区、 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 建筑方位朝向、 建筑体型、 建筑间距冬季季风主导方向、 太阳辐射、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建筑方案设计通常已由业主购得土地,其周边道路、 环境等情况大多已经被限定, 单体建筑的选址和主要开口方向往往建筑师无法控制。在此约束条件下, 建筑师应因势利导, 考虑建筑的体量、 朝向、入口方式等方面。比如: 设计中建筑开口应充分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 建筑主体朝向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 夏季避免引起东西晒和眩光; 入口不利条件可以用照壁、门斗等改善。以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 利于节能。总之, 尽一切可能给建筑设计一个有利于节能的高起点。

2.2 建筑形体选型的节能理念

节能建筑的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小,而且冬季辐射得热多, 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严寒地区节能型建筑的平面形式应追求平整、 简洁, 如直线型、 折线型和曲线型。但不宜大量采用单元式的错位体形结构。因为这样的结构会增加建筑的外墙表面,从而增大能耗。 同时建筑形体设计上, 应减少进深, 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 减少日常使用的运行成本。以长春某火车站项目为例, 其主体建筑设置为 “门” 式形体, 从而首先回避了大体积公共建筑自然采光的问题, 同时, 该结构还减小了建筑的进深, 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因为缩小了建筑的跨度, 节省建筑结构, 也进一步节约了材料。 门式结构形体方正简洁, 既节约人力成本,也减小了体形系数。

上一篇:浅谈消费社会与人的“异化” 下一篇: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