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切除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3 11:13:13

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切除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进行腮腺浅叶或深叶加肿瘤切除,即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固定于腮腺缺损区,关闭术创。结果:12例均无感染或肌瓣坏死,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观察3个月~2年,无肿瘤复发、面神经损害;7例浅叶切除者无局部凹陷畸形,无Freyh's综合征发生,12例颈部运动正常。结论:采用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缺损,手术简便,同一切口进行,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腮腺切除;修复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9-2906-02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我科对2005~2006年进行腮腺切除后即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固定于腮腺缺损区的12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个月~2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7~64岁,平均48岁。12例均临床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肿瘤,术后经病理确诊:多形性腺瘤6例,腺淋巴瘤3例,腺泡细胞癌2例,状囊腺瘤1例。其中7例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5例行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术后均即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固定于缺损凹陷区,关闭术创;2例腺泡细胞癌患者术后3周辅助局部放射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有无肿瘤复发、面神经损害及局部凹陷畸形,以及常规做碘-淀粉试验观察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1.2 手术方法:采用“S”形切口,于下颌角下方处切口稍向下后移约1 cm,翻瓣,充分暴露腮腺并止血,游离并保护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切除腮腺肿瘤和部分或全叶腮腺,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沿切口向下、后分离显露胸锁乳突肌上端及乳突部,轻分离胸锁乳突肌内侧一半肌纤维,于胸锁乳突肌中点偏上约1 cm处,切断并向上游离至乳突尖下约1~2 cm处,将断端反折向上向前,形成扇形填入缺损凹陷区,覆盖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固定于嚼肌筋膜上,对合缝合皮瓣,关闭术创,术后加压包扎。

2 结果

12例患者无感染、肌瓣坏死等,切口Ⅰ期愈合。3个月~2年复查无肿瘤复发,双侧颈部运动基本对称,无面神经损害(除2例术前已发生面神经损害外);7例腮腺浅叶切除者无局部凹陷畸形,5例全叶切除者耳前区轻度凹陷;无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

3 讨论

3.1 胸锁乳突肌瓣即刻修复腮腺缺损的意义: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后,局部凹陷畸形明显,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术后发生率约60%,各家诊查不同而报告不一样[1]。采用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缺损,可以减轻凹陷畸形、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2 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缺损的优缺点:目前临床是常用填充腮腺术区组织瓣者较多,隋良朋等[2]采用颈阔肌瓣、耳后肌骨膜瓣、大腿外侧阔筋膜瓣等作覆盖物,收到一定临床效果,但需另加切口或延长切口且创伤较大。而胸锁乳突肌位于腮腺后下方,在腮腺切除术中需要暴露其前缘,因此不需要再增加切口,且肌瓣位于术区,转移方便。胸锁乳突肌血供是节段性的,游离肌瓣时保护好颈动脉及耳后动脉的颈支就可以保证肌瓣良好血供[3]。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的分支多集中于肌中部,肌的两端分支较稀疏[4],因此,在胸锁乳突肌中点上1 cm切断可较好的保护神经及其分支,术后不影响胸锁乳突肌的功能。不足之处是术后不能有效观察患者复况,且术后仍然存在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一定发病率。可能由于观察时间短,本组12例中无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5例腮腺全叶切除患者修复后于耳前区仍有轻度凹限,这可能由于腮腺全切后组织缺损较大,胸锁乳突肌瓣不能全部覆盖全体腺体切除区域,尤其耳前区刚好是肌瓣转折处。徐晓刚等[5]应用颈阔肌瓣加胸锁乳突肌瓣联合插补修复的腮腺切除术,明显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但仍存在颌面部凹陷畸形需进一步探讨。

3.3 注意事项: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缺损时应注意采瓣时分离要轻柔,尽量避免肌纤维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固定肌瓣时嚼肌筋膜瓣采用横褥式、胸锁乳突肌断端侧采用直褥式缝合,以免肌纤维撕裂。

参考文献:

[1] 马大权.涎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69.

[2] 隋良朋,朱宣智.腮腺切除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4,19(3):173.

[3] 王 宁,杨 湛,吴 勇,等.胸锁乳突肌瓣整复术在腮腺术后畸形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12(2):159.

[4] 杨方枚,薛 黔.人胸锁乳突肌的亚部化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2):109.

[5] 徐晓刚,周中华,王 悦.插补邻近组织瓣预防腮腺切除味觉出汗综合征[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3):244.

收稿日期:2007-06-20

上一篇:改良Suger’s手术加脾肾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 下一篇:子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