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立体绿化,将绿意环绕生活

时间:2022-07-13 09:53:13

走进立体绿化,将绿意环绕生活

编者按

2016年5月11日,“立体绿化新技术、新产品论坛”于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同期举办。此次论坛以建设海绵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企业代表介绍立体绿化新技术、新产品,全面呈现我国立体绿化的最新成果。本刊编辑部对部分精彩报告进行整理,现刊登如下,与读者分享。

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通俗来讲就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立体绿化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立体绿化的概念

除地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被应用于堤坝,是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

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

立体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最主要作用是:蓄贮雨水、缓解洪水。花园式屋顶绿化可截留雨水64.6%,简单式屋顶绿化可截留雨水21.5%,屋顶绿化平均可截留雨水43.1%。它的生态作用有:吸纳降解PM 2.5等颗粒物、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热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节约能源、节省50%空调用电;保护建筑物、延长其使用寿命;创造城市内生物生息空间、完善生态系统;是城市中心区最廉价的绿化方式;降低城市噪音;屋顶农业解决食品安全;创造寓教于乐的生活空间。

现在雾霾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部门虽采取了各种手段来解决,但效果均不理想。所以吸纳降解PM 2.5等颗粒物、净化空气便成为立体绿化另一重要作用,屋顶花园的平均滞尘率为31.13%,屋顶简单式草坪的平均滞尘率为21.53%。虽然屋顶花园的造价稍高,但它的生态效益却比简单式草坪高出近10%。

成功案例

中国常州“树立方”

中国第一座专门用于屋顶绿化、露台绿化、室内绿化的科研楼。实现了“借地球一亩地,还地球四亩绿”理念的超大绿量的景观效果。

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

世界第一对绿色公寓,在高约110 m和80 m的姐妹楼外墙体上,共种下730棵乔木、5000株灌木和1.1万株草本植物,故称为“垂直森林”。建筑采用温带落叶植物,夏季可以为室内遮阳,冬季可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对于温带城市来说,“垂直森林”的设计非常值得学习。

日本立体绿化

日本立体绿化设施非常完善。2000年至今,日本新建筑屋顶绿化率达100%,建筑能耗仅为中国的九分之一。

新加坡金沙酒店屋顶花园

世界上最高的屋顶花园,3座60层高的摩天大楼,净高可达200 m,建筑每层都实施了露台绿化和室内绿化。

功能基质特征及其在屋顶绿化的应用

功能基质的概念

功能基质是根据对象植物对水分、空气、养分、温度的特殊需要和种植环境的实际情况,添加特殊功能组分和物料,在工业化生产线上按照特定标准生产的专用基质。功能基质除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各项条件外,还能够提供用户特需的容水功能、抗旱功能、抗旱功能。

基质原料

功能基质组成成分分为有机组分、无机组分和添加剂三部分。基质中有机原料普遍为泥炭、树皮、树木纤维、稻壳、椰糠、堆肥等,其中以质量均匀稳定的泥炭资源优势最为突出、应用最为广泛。在欧洲,专业基质的86%是使用泥炭作为原料,家庭基质原料的69%也是泥炭。

泥炭原料的优势

泥炭具有容重小、吸水性极强,导热性与水分相近等特点。属于天然有机质,可自然降解,回馈大地,是农业与人居环境的绿色安全物质投入;富含水溶性腐殖酸,生物活性强,未经化学加工,不携带化工成分,无不利环境影响;不含病菌、虫卵、草籽,不传播病虫草害,可减少或避免剧毒有害农药投入;重金属含量低,不含化学污染物,可提高食品安全级别;矿物营养、酸性低,便于根据用户需求柔性定制,按需生产。泥炭矿层呈水平分布,便于控制品位,提高开采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泥炭资源效益多样,一次资源投入,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泥炭的来源

全球泥炭地总面积400万km2,现开采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年新生泥炭200亿m3,而每年开采量不到新生量的1/200。现在泥炭资源可以满足供应,毫无资源枯竭之虑。

概念混淆与不切实际的保护观念是制约泥炭地开发的障碍。泥炭地与湿地有本质区别,开发泥炭地并不会破坏湿地。湿地是指泥炭沼泽地,而要开发的泥炭地为已经退化的湿地,退化湿地泥炭的积累已经中断并且开始加速分解,不再具备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不属于湿地保护范畴。所以分类管理,合理利用,抢救性开发衰亡泥炭地中的资源,是采用市场化机制将优质资源重新配置的正确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对功能基质的需求

海绵城市建立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工程措施,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消纳和利用降雨量的80%,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分为屋顶绿化、城市绿地、城市湿地、雨洪公园、渗水道路和地下蓄水。其中屋顶绿化建设难度最大、对基质的要求最高。屋顶绿化基质应具备容重小、不含有害物质、结构稳定、质地疏松、施工方便、热容量大、抗极端环境能力强、便于维护、促进各种植物健康快速生长等特点,但现有基质普遍无法同时达到这些要求。功能基质的使用可以完美解决屋顶绿化基质的需求问题。

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在立体绿化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无线网络中央控制的概念

近几年,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3G、4G网络的普遍覆盖,无线网络使我们生活中的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无线网络具有覆盖广、信息传输速度快、费率适中等优势,如何结合节水灌溉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是我们目前新的发展方向。

以色列佳控GALCON无线网络中控,是基于无线网络(3G或4G)进行信息传输,中央控制中枢在服务器上,与传统中央控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信号传输方式是无线的。用户可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对灌溉项目进行管理控制和编程。

GSI网络中控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分布在场地内的若干分控箱,根据系统传过来的指令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检测并记录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的信息,向服务器反馈灌溉数据和警报。服务器是网络中控的核心,用户通过服务器对分控箱进行操作和监控,分控箱将数据传回服务器,同时,服务器还可以下载网络上的当地气象数据,帮助系统实现ET自动灌溉。管理员可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登录GSI网站,对控制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编程等操作。另外用户邮箱还可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报警信息。

GSI智能灌溉系统的主要功能

网上编程:用户只要一台电脑上网即可完成灌溉程序编辑,灌溉程序可在电脑上随时更改,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实时监控: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登录中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灌溉情况,查看阀门运作状态,当前流水量等信息。

远程控制:可以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远程实时控制灌溉系统,实时开启或关闭阀门。

报警功能:在发生无交流电、短路、无水流、低流量、高流量、连接错误、漏水等问题时,控制器会在第一时间将警报发送到用户指定邮箱,并可以通过设置,在异常情况出现时采取相应的紧急动作,如关闭阀门,停止灌溉,强制报警等。

自动施肥:结合压差定比例施肥器,GSI控制系统可以进行施肥控制。每个灌溉阀门都可以设定不同的施肥量,定期、定比例的自动施肥可以保证植物的更好生长。

数据整理:使用电脑系统可生成月度、季度、年度报表,通过数据全面的了解灌溉系统用水情况为科学合理灌溉提供依据。

无线网络中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无线网络中控的控制距离不受限制,管理便捷;控制范围大,控制项目多,真正实现科学灌溉,节水灌溉。其拥有报警功能、升级简便、节约投资、施工便捷、售后便捷等优势,实现了智能灌溉系统一个用户,多项管理,所有项目灌溉情况尽在掌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合作案例

2014年湖州安泰植物墙项目采用1台GSI分控箱,配流量传感器,实现精准灌溉。

上一篇:农用液压挖掘机的使用与维护研究 下一篇: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