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与创新

时间:2022-07-13 09:47:49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2014年7月13日,2014年男篮亚洲杯A组,中国58-65印度,这是中国男篮39年首次在亚洲赛场输给印度队,同时也是中国队在本届亚洲杯上的首场败仗。中国输给了印度队,一支没有任何一位职业球员的业余球队。本文借由这一场比赛说起,前方输球,后方人才输送基地的中国高校篮球也值得让我们反思。作为培养了众多的篮球运动员的中国高校,其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去探究;同时加强篮球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才能让中国篮球更强大,走得更远。

关键词 高校篮球 现状 CUBA 创新

1891年,篮球运动诞生于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项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各种篮球比赛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开展。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比赛,代表着当今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比赛中诞生的NBA球星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2002年,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的姚明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希望与骄傲。下一个“姚明”在哪里,或者下一个中国篮球明星值得我们更多的期待。

一、我国高校篮球发展基本概况

(一)高校篮球发展历史

1998年,本着“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宗旨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开始正式推行,模式参照美国的NCAA大学篮球联赛形式,使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为人们所熟知,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篮坛,CUBA被称为参赛人数最多、地域覆盖最广、文化层次最高的一项体育赛事。200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进一步拓宽了篮球运动员的招生来源。

(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

相对于高校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也即CBA)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代表着中国最高等的篮球联赛,也是高校篮球走向社会的选择,高校篮球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加入CBA,将篮球运动职业化。此外,CBA锻造了众多明星球员如姚明、王治郅、孙悦、易建联、朱芳雨等。

二、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

篮球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问题:

(一)篮球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在这个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从而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辉煌成就。而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与教育脱离。一些体育专科学校,在培养篮球人才过程中,忽视了其他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得篮球学员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低,缺少相应的劳动技能,使得退役后面临着就业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此外,一些高校体育受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竞技体育无法寻求自身的发展,使得高校竞技体育长期处于业余水平。此外,中国高校篮球应该走竞技体育还是业余训练道路,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答的问题和难题。就现在来看,2014年男篮亚洲杯A组,中国输给了没有一个职业球员的印度,这场比赛也多多少少给中国篮球一些启发和反思。

(二)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

体现在:1.训练不科学,训练时间不够充分,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落后,训练条件有限,训练以技能、战术为主,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比重低;训练的强度低,高校篮球训练经费紧张,训练的量和强度都难以达到高水准;球队建设难度大;训练的检测与恢复处于不完善阶段甚至空白状态等;2.教练员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篮球队教练员多为高校体育教师,虽然具有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但是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运动训练实践,对于各种篮球联赛的临场经验少,因此全面提升高校篮球训练员的执教水平尤为重要。

三、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篮球发展的目标定位

CUBA提出,要推广“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理念。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同时也是拥有智慧的运动员。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加上足够的球场经验积累,就能演绎出“智慧篮球”抑或“文化篮球”的魅力;“篮球文化”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通过篮球训练与参与比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个人领导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勇于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训练机制,科学化地推广和管理高校篮球运动,保证合理有效的篮球训练时间、训练强度,以及训练后的检测和恢复,同时保证训练的质量提升;多为高校训练员提供培训机会,通过出国访问、联赛临场观摩学习等,来提高他们的训练业务水平。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引进国外优秀篮球教练,借鉴外国篮球明星球员的培养模式经验,以及派遣优秀篮球学生到国外比赛,结合我国实际情,有选择地学习与借鉴。

四、小结

中国篮球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高校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现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储备优秀的篮球人才,为我国的篮球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中国篮球发展更高、更远、更强,走上荣耀之路,登上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 周亚辉,刘炜浩.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与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2] 贺京周,诸杰,严春辉.构建现代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上一篇:浅析变电站监控系统遥测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原理 下一篇:新疆喀什市第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