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

时间:2022-07-13 08:46:09

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

摘 要: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创办四十多年来早已享誉中国内外。林怀民的舞蹈艺术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都离不开他对中国这片土地情感。所以,本文在这里从三个方面试着谈一谈林怀民舞蹈中的土地情怀,从舞蹈题材、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着手来进行简要分析,说说林怀民是怎样将内心的土地情怀融入现代舞中。

关键词:林怀民;土地情怀;中国文化

第一次看林怀民先生的作品觉得奇怪,觉得新鲜,不论是舞蹈的动作还是舞蹈布景或者是舞蹈的方式都让我印象深刻、大开眼界。在看“云门舞集”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现代舞可以这么跳,可以跳的这么发人深省。

林怀民是中国台湾人,14岁便开始发表小说,后赴美留学,一边攻读学位一边钻研现代舞,回国后他在台湾创立了“云门舞集”,开始了他的舞蹈创作之路。相传,“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早已失传,只留下了这个美丽的名字。林怀民创办“云门舞集”后,用现代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中国传统的美丽故事,并且将这些中国文化传播到国际上,使“云门舞集”这一中国舞团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舞团。这些都离不开林怀民心中那一片中国的土地情怀,离不开他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林怀民先生对中国的土地情怀体现于舞蹈的哪里。

1 “云门舞集”的舞蹈创作取自于中国文化

林怀民曾经说过:“在表达技巧和内容上,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与每一日的生活,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想在举手投足间表现文化,你必须对文化有一种全盘的掌握。”从他作品的名字就不难看出,林怀民在舞蹈取材方面都来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故事、文学小说、民间传说等都是林怀民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

例如,舞剧《白蛇传》,取自民间小说,但林怀民的重点并不是白娘子与许仙的凄美爱情故事,事实上他在舞剧的故事情节中做了改动,所以他的东方艺术更胜爱情艺术,表达出的是一种江南情感――烟雨蒙蒙,竹藤蔓蔓,江南的秀丽秀美都在舞剧中展现出来了。

又例如,舞剧《薪传》,取自台湾的历史,讲述的是一段台湾的移民史。带着一些沉重、一些雄壮,如讲故事般地把当地人们的“心怀故土,何去何从”的情感深深地埋在了舞蹈中。

再例如,舞剧《九歌》,取自古代诗人屈原的诗作,讲述的是祭奠神灵的古代民俗。但是整个舞剧不仅仅只是还原祭奠神灵的民俗,更多的是想体现现代众生的自我救赎。这便是他从屈原的《九歌》中不断体会到的意义。

作品还有很多,《狂草》《行草》都是以中国的书法为题材来编排的;《红楼梦》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而《水月》也是以中国的阴阳论为依据来探究宇宙间的虚虚实实等等。

所以,林怀民先生的作品创作都来源于中国文化,带着浓郁的东方特色,展现着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特有的情怀。

2 “云门舞集”的舞蹈动作元素来源于中国文化

作为《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先生对舞者的练习方式别有一番见解,他主张一切都要从中国文化的领悟开始。据说,林怀民先生会带着舞团的舞者们每天进行一次坐禅,感受静心感受大自然,而他们的训练不光光是舞蹈练习,更包括一些书法、戏曲、太极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体现出了林怀民先生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情怀。

例如,舞剧《水月》,舞剧中的动作融入了太极的元素,将太极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结合在现代舞中,看似缓慢,实则波涛汹涌;看似沉静,实则跌宕起伏。呈现出一幅宇宙万物都是“物极则变,变则化,固变化之源乃太极也”的东方哲学。我认为,在《水月》中很多动作也运用了中国古典舞韵律,在舞蹈中运用身体展现线条和空间的时候经常以古典舞韵律中的圆为基本运动路线,也就此更为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致圆滑、刚柔并济、情景相融。

又如舞剧《行草》,舞剧中的动作来源也皆是以中国武术和太极为主。用现代舞的紧张和松弛来对应东方哲学的呼吸吐纳,中西结合,用肢体将书法的线条铺展开,跳出一幅幅中国的书法之舞。展现的还是一中东方哲学,呈现一种意境之美。

在林怀民的创作中,都体现出了东方哲学这一点,不仅仅是《水月》和《行草》,还有《竹梦》《狂草》等等的作品,都融入了太极、武术、戏曲等等的动作元素,让舞者在舞台上展现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东方美学的味道。

3 “云门舞集”的舞蹈音乐发掘于中国民间文化

在林怀民先生的作品中,其舞蹈音乐也是一大特点,很多的音乐都取自东方的民间文化。例如,山歌、民谣、戏曲等等,也常运用中国传统乐器来制作音乐,使得舞蹈的音乐和舞蹈本身更加贴合,相互辉映。

在早些年的《白蛇传》作品中,舞蹈的开始便是戏曲那独特的音乐,沿用的依然是戏曲舞蹈的基本的动律,那种中国的传统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敲击人心。

林怀民在创作舞蹈的同时就一直在收集民间的许多山歌、民谣,最有代表性的舞台音乐效果要数《薪传》。当舞台上的舞者们表演着在海上与狂风大浪搏斗的时候,一声民间艺人的吟唱声打破了一切的阻难。林怀民先生用最原始的唱腔和最原始的声音让所有观众打开那时的记忆,翻开当时的历史,让那一段段心灵的呐喊、一声声心灵的呼唤在人们的心中激荡开来,真真切切地在舞台上展现出了台湾先祖们的奋斗过程和兴奋的喜悦。

除了这些山歌、民谣,林怀民也将许多奇异瑰丽的东方音乐加入舞蹈作品中,最别具一格的要数《九歌》。其中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的祭祀迎神之曲、宗教的梵音唱曲,甚至还融合了一些古调和雅乐,就连旁白也是将闽南话、客家话与普通话进行穿插,来庄严悼念祖国英雄,而那些颂歌都是林怀民先生带着团队亲自上山去邹族进行录制的。一场《九歌》,一场音域盛宴,宛如一场现代版的“诸神之战”。

在林怀民先生的作品中,除了舞蹈动作的别具一格外,音乐也是舞蹈中带动人们心灵的源泉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的音乐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意义,但是始终不脱离自身的传统文化。

4 结语

林怀民的舞蹈概念呈现的是西方新艺术的理念,但是他将西方新艺术的理念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两者巧妙结合,把中国的民间艺术、最朴实最真实的民间技艺展现在国际的大舞台上,诉说着他对这片国土的一片冰心。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那根深蒂土地固的土地情怀,他对这片土地的认识、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的认知都在舞蹈中表露无遗。所以,这一片浓浓的土地情怀使得他有了对此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这也是他的舞蹈作品带给我们最震撼、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林怀民.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林怀民.跟云门去流浪[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袁薇(1989―),女,江苏江阴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助教,主要从事舞蹈教学和研究工作。

上一篇: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设计模式思想在界面设计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