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低年级课堂亮丽的风景

时间:2022-07-13 06:33:16

让朗读成为低年级课堂亮丽的风景

琅琅书声是课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感情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对学生巩固认知字词,提高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它落实了素质教育,是学习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但从小学低年级实际教学来看,朗读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常常出现以下不良现象:

1.一字一顿地读。由于低年级孩子识字少,所以在刚开始读书时老师要求学生手指拼音一字一字地读,导致学生形成只要读课文就习惯性地指读。

2.添字丢字。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没仔细看课文,再加上口语习惯,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3.唱读。有些学习能力有欠缺的学生压根儿就不会读,读书是跟着别人顺出来的,特别是在齐读时就会出现不看书直接拖音唱读。还有的学生对朗读没有兴趣,但老师要求读,便出现有口无心地唱读。

4.读书没感情。有些同学会读会背,但是没有感情。这是由于孩子对文章基调没把握准,或没有用心去感悟;也由于老师朗读指导不到位导致。

5.方言太严重,没有普通话朗读意识。对于低年级,朗读训练是个难点,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尤为重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创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环境造就人,要想让孩子的朗读水平提高,就必须了解孩子朗读现状,制定相应措施。第一,争取家长的配合,了解孩子和家庭实际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议对策,达成共识,加强朗读辅导,让学生在家中多听课文朗读录音。第二,利用课前3分钟的时间,坚持为学生提供诵读儿歌童谣古诗、讲故事等各种形式的锻炼与展示机会,提高学生读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良好的朗读习惯包括:正确的坐姿和态度,正确的坐姿包括头正、肩平、腰直、腿放好,双手捧书,呈45度角外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又可以使学生吐气均匀,声音洪亮。正确的态度是指读书要心到、口到和眼到。即眼睛看着文字,嘴里正确读出来,同时用心去理解记忆,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循序渐进,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从识字着眼,读准字音。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所以朗读训练首先应从识字开始,读准了字音,再试着读好词语,特别是有些儿化音和变声调的读音,以及轻声。轻声如,“人有两个宝”中的“个”,“我们的国旗”中的“们”和“的”等。我们常遇见“一、不”的变调和“啊”的音变,如,“一去二三里”,还有“可一点儿也不怕冷”(《看》)等。“一、不”的变调比较简单,“啊”的音变则比较复杂。“啊”在句尾作助词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尾音音素的影响,读音会有六种变化。如,“你的水真清啊。”(《小河与青草》)这里的“啊”读nga。这些都会读了,下面再指导读好长句,读好停顿、重音。这样就为朗读整篇课文奠定基础。(2)从伴读入手,读顺课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单独读好一篇课文,可能性不大,而长时间靠教师领读这种单一的形式,学生也会厌倦,不想去读。于是,我就减少领读的次数,而是和学生一块儿读,学生会读处我便小声读,遇到他们卡壳了,我就高声地读,他们读得好了,我就给他们一个微笑赞许的神情。这样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免去了纠错的时间和精力,创设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3)让范读带路,使学生会读。我们地处偏远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的家长文化一般都不高。平时在家里都是讲土话,普通话压根儿不标准,而且他们的年纪小,理解能力差,生活经验积累又少,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此时让学生自己读,他们怎么也读不好,效果较差。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范读是指导其有感情朗读的最好的最直接的办法。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有些孩子把教师读书时的表情、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朗读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轻声等,特别是语调的把握。在教学“雨点”一文时,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形象的动作,使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语有了鲜明、形象的感知,感受到了小雨点的可爱,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起了学生自己朗读的欲望。(4)形式多样化,让学生乐读。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朗读训练不能简单枯燥地重复去读,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这样才能使朗读教学取得实效。

齐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可以提高一些学困生的朗读能力,当然也要防止一些学生滥竽充数,另外,不能次数过多,否则学生就没了兴趣。

分角色朗读。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要求是制作道具,激起学生的兴趣,还需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

表演朗读。这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使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比赛读。大部分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进行设擂台比赛,可使多数学生参加,学生也很感兴趣。

想象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沉浸在情境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基调,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另外,对不同朗读水平的孩子要区分对待。如,对朗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断句、读通顺就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对于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就要求他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带有感情,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

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只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规范的指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才能真正让孩子“读”有所得,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好底色。■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县张圩小学)

上一篇: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单词拼写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