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时间:2022-07-13 06:05:37

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从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师生互动的本质出发,结合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探讨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提出在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96-04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试行)》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所在,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必须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获得,即“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课堂互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参与讨论的机会,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和输出可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现代外语课堂教学不仅仅利用单一的口头交际模式,而是两种或者多种模式同时进行的多模态课堂教学。在这种多模态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更加多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 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

1.1 多模态与多模态话语分析

人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建构,这些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multimodality)。Baldry&Thibault和O'Halloran也认为多模态指语篇中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包括口语和笔语、图像、空间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语篇的资源。Scollon&LeVine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认为多模态指交际时所采用的多种模式,例如言语、色彩、味道、图像等。顾日国老师从人机互动中受启发,认为人类通过感官与外界互动,用单个感官叫单模态,多个叫多模态。Norris的理解是,社会互动是多模态的,除了言语交际,还有其他非言语交际方式,例如手势、姿势等。综合看来,依据人体感官和传统习惯可将多模态粗略分为:口语、笔语、图画、音乐、非言语的发声、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及传统意义上的非言语信息等。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传统的话语分析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信息。多模态话语分析打破了单一言语信息的框框,转向更开阔的视野,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理解为多模态交际分析。

1.2 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多模态话语最合适的理论模式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Halliday把语言看做一个社会符号系统(social semiotic),即一个表义系统。语言外的其他表义系统还有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这些表义系统与语言共同实现社会意义。这种观点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利用不同媒体(语言媒体和非语言媒体)进行多模态课堂教学。即:进行多种形式的师生交际或互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成效。

2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1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本质

“互动”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双方都产生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教师、学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首先是存在于师生间,在师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其次,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问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再次,师生互动包括师生问的一切相互作用。总的说来,师生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真正的师生互动,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表示“启动一反应一评价(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IRE)”式师生互动:指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后学生做出反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给予评价。

有时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应答后,学生还会再继续做出反应,师生之间如此不断交流,如图2所示。

图2表示“启动-反应-跟踪(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IRF)”式师生互动。IRF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后学生做出反应,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并继续提出问题供学生回答或讨论;另一种是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启动师生互动后,对方做出反应,然后一方根据另一方的反应发表自己的看法。

2.2 良好的师生互动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随着互动理论的出现,语言学家们发现,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有助于语言学习与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课堂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良好的师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具有平等民主的特点,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愉快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课堂氛围,在融洽的氛围中师生不仅进行理性的交流,而且进行情感的交融,不仅有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包括文化、习俗、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在内的异国风情的体验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呼应,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大大提高教学成效。

2)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英语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学习的主人,需要他们课前自觉准备,课堂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具有交际性。在各种课堂交际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信息,而且要表达自我的观点和看法。在师生互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3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状况

1)有效的师生互动较少。由于多媒体的使用以及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信息量大等实际情况,课堂上教师忙于展示课件,学生忙着抄写课件上的内容,很少进行师生互动。即使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可是未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成了教师自问自答,很难达到互动效果。

2)非言语行为互动缺乏。课堂中多进行言语互动如讲解、讨论、提问、回答等。非言语互动如面部表情和眼神、手势语和体态语、声调、音质、音量、语速、节奏等较少。

3)互动形式单一。老师和个体、老师和全体学生的互动为主,老师和小组互动所占比重小。师生互动中“控制一服从”为主要行为模式,相互切磋型的互动较少。同时,由教师发起的互动占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3 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形式

3.1 听觉模态中的师生互动形式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口头交流的基本能力,是通过人的发声器官发出人的听觉系统可以识别的听觉模态符号,所以听觉模态是大学英语课堂中最重要的模态,主导课堂教学进程。现代化英语课堂中的听觉模态符号不仅包括人发出的听觉模态符号,还包括其他一些听觉模态符号。在听觉模态中,语言和声音是主要的交际手段和符号资源。英语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听觉模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1)运用语言手段进行师生互动。英语课堂上多运用语言进行师生互动。这种通过言语进行的师生互动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中,在导入新课时,老师提出和本单元相关的话题,学生讨论后以口头方式做出反应,教师进行评价或对此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在对背景知识的介绍、课文分析、语言点学习以及课后作业讲解时都常用语言进行师生互动。

2)运用声音符号进行师生互动。英语课堂上可利用的声音符号有:音乐、教师课件中的声音等。在导入新课时,老师播放和本单元有关的音乐,学生跟唱或对歌曲内容进行谈论或对歌曲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填空等;在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课文分析时,除老师讲解的声音外可适当插入电子音频、电影对白等地道的发音、表达。学生在享受优美的听觉盛宴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轻松学习,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3.2 视觉模态中的师生互动形式

视觉模态也是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模态。视觉模态是对听觉模态的强化,使听觉信息更加清晰、准确;是对听觉信息的补充,弥补听觉缺失的或听话者没有完全接受的信息。英语课堂上利用视觉模态进行师生互动表现如下。

1)运用文字符号进行师生互动。英语课堂上教师常把讲述的重点、难点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给学生,学生记录、理解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对课文结构及难句的分析,重点、难点词汇的学习等。通过文字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

2)运用图像符号进行师生互动。英语课堂上老师除展示文字外,还常运用图画、实物及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动画等进行师生互动。讲解新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图画或短片、对此进行谈论,然后导入新课。讲解课文时可插入相关视频、动画,使讲解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3.3 其它模态中的师生互动形式

在英语课堂中除运用听觉和视觉模态外,还可利用其它模态进行师生互动。

1)运用非言语行为互动。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至关重要,对语言交际起到特殊的辅助作用。非言语行为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外语课堂上师生应通过这些行为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进行互动。学生对所讲内容是否感兴趣及理解程度常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如感兴趣并积极思考时,双目炯炯有神,直视老师、PPT、黑板;反之,眼神呆滞、左右张望、心不在焉。教师据此调整讲课进程,改变教学方法。学生也常根据老师的表情调整自己的行为。如老师微笑表示满意、赞许、肯定等;皱眉、绷脸则表示不高兴、疑惑等。课堂上教师也用一些手势、身姿和学生交流。如用不同手势示意学生到讲台前、坐下、安静或继续回答问题等;用点头对学生的回答表示“高兴”或“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或“不赞成”;拍拍肩膀以示鼓励、友好,学生用点头表示赞许或呼应。

2)运用嗅觉等其它模态进行互动。除了听觉模态、视觉模态外,人的其他感知系统还包括嗅觉、触觉、味觉模态。这些模态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频率较低,但在特定的情景中如适当运用可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如:涉及到鲜花的词汇和内容时,可让学生通过嗅觉感官感知鲜花的芳香,从而帮助意义传递;在课堂中模拟真实情景表演时如握手、拥抱、拍肩或需用手触摸感知事物时,会运用触觉模态;在涉及饮料饮品的内容时,可通过味觉模态来感知。

4 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多模态的外语课堂中,各模态的运用不是孤立的。教师应恰当利用不同模态,做好不同模态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新课导入、背景知识介绍、课文分析、语言点学习到课后作业处理都能进行多模态的师生互动。第三,走出使用模态越多越好的误区。不同的外语课程如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需运用不同的主模态和次模态,有时甚至只用单模态。第四,恰当运用多模态中的不同手段进行有效互动。如果在使用PPT对内容进行展示时,偶尔使用声音特效可能起到提醒学生的效果,但如果过多地使用,就可能成为一种噪音,引起学生反感;视觉模态中,PPT中字体的大小、颜色,图画、动画的选取和播放的频率,老师表情、动作的正确使用等都需要精心设计。第五,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充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课前谈话活动:每节课前由数名同学到讲台前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或讲故事、背诗、背短文等;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制PPT在课堂呈现,师生共同点评、激发灵感,教学相长。

上一篇: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 下一篇: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络立体课程的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