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好领导能力的“笔杆子”

时间:2022-07-13 04:27:43

善于用好领导能力的“笔杆子”

中小学校长提高领导能力不能不用好“笔杆子”。校长的文稿由秘书写也可,但如果离开秘书就写不好,那么,校长的领导能力就值得怀疑了。独当一面、引领一方的校长更应具有独立撰稿的能力,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现领导水平与领导意图。写作具有个体创造性和目的指向性,因知识经验、思想能力等个体因素不同,写作实践及成果也会不同,人的感知、运思和行文不是一致的,因而对它的替代也往往会造成误差。“秘书”,离了秘书寸步难行,岂不是秘书成了校长、校长成了配角?文稿由并非决策者的“秀才”捉刀,怎能体现校长水平、反映校长意图?

倡导良好文风和学风。树立校长权威。成功的文稿必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的广罗博采,必是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升华,必是经过反复推敲的“陈酿佳作”。那种“读书看报刊标题”的浮躁、照抄照搬的应付,只会使校长文稿矫揉造作。秘书代劳尽管不乏“独到见解”,模仿校长思维和风格也偶尔能引起共鸣,但充其量是“精制赝品”,难以体现校长的真才实学。本应由校长个人准备的文稿交由秘书代劳必然会使校长学风懒散、文风不实。自撰稿有利于校长勤学习、勤调研、勤思考,有利于在教师中倡导良好的文风和学风,有利于树立校长的良好形象。

防止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重要文件校长亲自动手可避免扯皮,加速制作、处理和执行过程。同时,校长精通写作能以行家里手的眼光简“会海”、搬“文山”、抓重点。校长拟写文稿还会再次思考,发现偏差及时矫正,也可防止作风,减少盲目决策和无效劳动。

提炼思维成果。增强思维能力。写作既需智慧和能力,也需强化培养。复杂的思想产生之初是笼统模糊的,而亲手写则会调动一切思想储备对其进行充实梳理,至文本正式诞生,其结果往往会比先前的设想更丰富、更深刻。校长的勤奋写作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深层次和广范围地开发了自己的思维领域和智力潜能,从而可具有更高的感应敏捷度、思维缜密度和领导成熟度。

校长的“笔杆子”指校长亲自动手写作及亲自主持起草学校的重要文件,这样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实际,获得第一手材料。文稿是实际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校长只有怀着持久的热情和高度的敏感,深入师生、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稿才可能是充实而非空洞的、鲜活而非枯槁的。

第二,提高思想水平,遵循客观规律。文稿反映生活和事物绝不像镜子照物体般直接和简单,而必须经人脑的加工,这无疑会打上作者个人特点的烙印。校长有了较高的思想水平,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阐释自己观察所得与治校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师生提高认识。

第三,注重信息资源,驾驭各路来风。上令下行、下情上达、联结内外、协调左右、沟通四方的工作无不与信息的接收、储存、处理、输出和反馈相关。所以,秘书固然可以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加以正确的分析与综合,辨别真伪、分清主次,但对这些信息的利用,如写什么文种、达什么意图、针对哪些对象乃至文稿篇幅、发送时机等,则需要校长了然于胸,恰当用笔来表态与处理。

第四,丰富学识修养,铸就生花妙笔。“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写作是多种素质的综合调动和展现,是对相关学识修养的检验。校长要铸就生花妙笔,还必须不断地丰富学识修养,既可通过阅读汲取思想和知识,也可学到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上一篇: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审视:人力资本的视角 下一篇:校长听评课的四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