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7-13 03:59: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的今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个体差异等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兴趣;主人;个体差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彻底摒弃过去“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有浓厚兴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尽力求去探索、认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兴趣盎然,会主动地学,自信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例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学生一听猜谜语,精神气就都来了,纷争先恐后地想猜出谜底。这样导入新课比教师生搬硬套地讲述灵活了许多,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一改以往的粉笔、黑板,单纯的口授教学方法,不仅能娱情激趣、增长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乐看、乐学,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大丰富了学习和教学模式。例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时时有动画相伴,节节有音乐相随,学生又怎么不极感兴趣呢?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做主角。教师要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把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哥哥、姐姐、父亲、母亲和“我”。然后,评出结果,教师适时鼓励,这样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情趣融融,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只有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个体相融合,把文之神韵与读者心神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相互质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书,反复地朗读,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上课前10分钟,我主张每天让学生上讲台朗读一首诗、一个文章片段或一个小故事等等,就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注重个体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回答问题表达清楚,流利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对不善于表达,发言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有的学生说:“精彩极了是夸奖的语言,我喜欢。”有的学生说:“不管夸奖还是批评,都是父母疼爱子女的表现。”教师要对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同时不要打击学生个体的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只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部发挥出来,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游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