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发展环境优化交流

时间:2022-07-13 02:51:52

建设发展环境优化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创建宜居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落到实处,今年以来,睢阳区全面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健全治理“脏、乱、差”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全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1—5月份该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旅游门票收入、新增个体工商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8.8%、21.7%、18.6%和38.7%,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该区一是成立了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城乡清洁工程”的组织实施;全区18个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二是在工作中,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办事处),深入一线检查督促,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不定期召开工作布置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制订出台了“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案”、“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城乡清洁工程问责办法”、“城乡清洁工程问责办调查核实工作细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四是完善了各项制度,建立了长效机制,如包干区域公示制度、分片分区包干制度、联评制度、“门前三包”责任制、问责制和全社会参与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一是分城区“四办一乡”、13个农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6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三个层次,制定了各自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目标和具体标准,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建立稳定的清洁保洁队伍,开展全民性环境清洁活动,并对照目标,狠抓落实,促进城乡环境根本好转。二是实行区四大家领导分包乡镇,各乡镇、办事处分包社区和村(居)委会,保洁人员分包路段,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将辖区内的道路分包到98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包责任区、包路段参与“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三是把“城乡清洁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管理体系中,区政府与各乡镇(办事处)、市容、市场等部门签订了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办事处)与村(社区)签订工作责任书及“门前三包”保证书,落实了村(社区)、辖区单位以及门店的责任,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作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四是成立督察组,分别深入各责任区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督察,对各项整治目标任务进行逐个核实,逐项排查,全面落实,区督察组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在检查评比中获得前三名,悬挂流动红旗,在目标考核中加10分;最后三名,悬挂流动黑旗,目标考核中扣10分。五是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措施不力、问题突出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制作黄皮整改通知书,发给问题突出的责任区领导,进行“黄牌警告”,整改好的可撤销,整改不好的交由组织部门备案,个别严重失职的干部分别给予撤职和诫勉谈话。把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绩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作风的依据,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了“万人宣誓签名告别不文明行为”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车巡回广播、悬挂宣传标语、出专题宣传板报、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进乡村。二是成立专门宣传报道组,多角度、全方位对全区卫生清洁工作跟踪报道,推广先进经验,对城区“脏、乱、差”现象及时曝光。要求各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开设丞相清洁工程专栏,建立卫生评比竞赛制度,组织开展卫生评比检查竞赛活动,创建文明和卫生社区(村)、先进单位,激发村、社区、单位和广大群众讲卫生、爱卫生热情,调动广大群众清洁保持的积极性。三是印制、发放了《告流动摊贩经营者的一封信》2万多份,着力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良好氛围,其中古城办事处印制了“温馨小提示”5000多份,送到辖区各单位、个体户和居民住户手中,提醒市民群众和顾客朋友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四是从市容、市场、工商、卫生等部门抽调40多人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每天在辖区范围内巡查,对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现象进行教育处罚。五是建立周五义务劳动制度,组织机关干部2万多人次对全区大街小巷进行义务劳动,累计清扫路面1600万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60多吨,清理生活垃圾100多吨,清除卫生死角300多处,小广告27000多处。

四、重点治理,规范秩序

突出做好“五大秩序”规范工作。一是规范卫生秩序。严禁乱丢、乱倒、乱堆、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落实门前“三包”,与机关单位、个体经营户和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5万余份;落实全日保洁制度,增加100名保洁员,加大了保洁力度,对各街道实行全天候24小时保洁。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共出动执法车辆1600多次、取缔流动摊点649多个,规范早夜市摊点100多处,取缔马路市场16处,清除路边小洗车点40余处,制止出店经营962多次,严禁乱摆乱卖,做到“坐商一律归店,行商一律入市”。三是规范交通秩序。在中山大街、神火大道等主要路段划定停放车辆位置,规范车辆停放。同时,加强对营运三轮车的治理,规定行驶路线和区域,查扣无证经营的三轮车267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四是规范广告秩序。该区成立了小广告清理公司,聘请下岗职工对非法小广告进行清理,加强对户外广告的治理,开展了规范广告张贴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累计清除小广告30000多处。五是规范建筑秩序。加强对建筑工地特别是私人建房的管理,对新建的建筑要求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做到统一立面,统一高度。古城内严格控制新建私宅,停止审批新的私宅建设,对已审批建设和已开工建设的限其于今年6月底完工,依法违章建筑600处6000多平方米,拆除过街横幅360多条。

五、加大投入,以人为本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清洁工程财政经费增加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将城乡清洁工程经费列入每年的区、乡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到位。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睢阳区目前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完成下水道清淤8600米,清运淤泥1600立方米,更换盖板420多块,维修下水道塌壁300多米,将大隅首东街长约320米的下水道由拱圈改造成了明沟式的下水道,为解决古城区防汛新建了提水泵站1座,配置了800多个垃圾箱、保洁车200辆。在取缔马路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摊位、实行分时段经营及降低、减免摊位租金、税费等办法引导摊贩归行入市。同时,开通“城乡清洁工程”绿色通道,在办理工商证照时为170多名被取缔经营摊点的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提供优惠,化解了治理工作的矛盾。目前已增建合法经营场所和摊位400多个,减免市场管理费1.68万元。

上一篇:镇环境卫生管理交流 下一篇:村镇环境整治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