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天堂 21期

时间:2022-07-13 12:43:56

摘要: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学校实施教学计划的有效桥梁。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品格健全的人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师爱;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二者关系十分密切。高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又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再加上他们的自尊心强,情绪容易激动,独立意识较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于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出现了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里的深处。”因此,爱是高中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前提。高中班主任要结合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班级规范管理要求,科学、有爱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打造师爱天堂。

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加上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不重视。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大部分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升学率。同时,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不知道从何下手。学校方面只是要求学生不出事就行,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此外,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高中升学压力巨大,学生承受着,班主任也在扛着。再加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压力,班主任经常是身心俱疲,更别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

(二)重要性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更好地顺应社会。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会失去判断能力与抵抗力。其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班级的凝聚力。比如有的学生嫉妒学习好的同学,有的学生故意迟到,有的学生谩骂、侮辱学生甚至打架,有的学生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不利于班集体的凝聚力。这就要求班主任真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对待班级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心理疏导。这样既能给学生家庭班的温暖,也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从而促成凝聚力强的班集体。

二、高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是指理论的认识,还指实践上的认识。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差别的,对此班主任必须清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后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因此,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二)班主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班主任的道德水平、性格态度、知识、学问等,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班主任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场”,积极的班主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会努力营造一个“心理场”,学生便被同化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人;反之,学生会被同化成为一个消极颓废的人。现在的家长既会给自己孩子选择好的学校,也会给孩子优秀的班主任。可见,学生家长也已经意识到了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一方面,班主任既要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够积极地认识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有积极的情感。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三)对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如智力方面的差异,心理品质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的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首先,可以与学生单独进行面谈。交流、谈话是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面对面地与学生谈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亲人般的关爱,使学生消除隔阂,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扉。班主任趁此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再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可以采用笔谈的形式。所谓笔谈,就是采用书面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班主任。比如日记、周记、作文等。通过笔谈,学生能够有效地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经过实践证明,笔谈有时比个别面谈更加有效。

当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如果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一片空白,在遇到困难时会不知所措,也不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可以主动矫正性格中的缺陷,从而更加完善自己。因此班主任可以向学校申请,邀请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方面有建树的人士。让他们在班级里展开心理讲座,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讲座等,为学生打造师爱天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享华.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李景梅.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D].西南大学,2010.

[3]夏立砷.论教师的心理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4]月桂.如何做好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日[J].新课程:下,2012(03).

上一篇:浅谈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