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面控制无功低效井数量的方法

时间:2022-07-12 11:42:33

浅析全面控制无功低效井数量的方法

【摘要】通过对下井工具和管杆、施工过程、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导致无功低效井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几点建议,从而实现对无功低效井进行有效控制、为进一步提高井下作业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井下作业;无功低效;质量;控制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下作业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日趋复杂的井况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对井下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筒条件变差、偏磨腐蚀加剧、含水升高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每年的无功低效井居高不下且有上升趋势。无功低效井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表面现象也有深层次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都增加了无效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原油产量,因此控制好无功低效井数量,减少无效工作量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 导致无功低效井发生的原因分析

1.1下井工具、管杆的影响

除了下井工具管杆本身的质量(如耐温耐压参数低、材料质量差、加工精度不够以及其它工作性能差等)原因以外,在施工现场对外观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封隔器质量。封隔器坐封胶皮的完好是坐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具的运送、作业现场储放过程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位,要做好下井前保护和检查。一是对封隔器坐封胶皮质量检查,不得有损坏变形;二是卡瓦牙、弹簧等部件的检查。

(2)油管杆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管杆丝扣的检查,如果检查不认真,下入丝扣损伤的管杆,开抽不久就会发生脱扣或捋扣现象;二是对下井油管的通径,检查油管是否弯曲变形或管内有堵塞。

(3)下井泵的质量。一是检查泵固定凡尔、游动凡尔的完好情况,并灌水试验是否渗漏;二是检查泵活塞表面光洁度情况

1.2 施工过程的影响

要达到管柱的质量要求一是按不同的下井管柱的操作标准,要合理控制下管柱的速度,以免在下管柱过程中造成工具损坏(如封隔器胶皮);二是要控制下井管柱的紧扣扭矩要适度,以免造成未上紧或因紧扣扭矩过大造成管扣损坏。

1.3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下井管杆泵、工具不认真检查,就下入井内造成的返工。

油水井经过多轮次的检修后,井内管杆柱产生一定的腐蚀和丝扣的损坏,下井前检查不认真。现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油管的内通径检查不到位检查中发现有时不用标准的工具对油管进行逐根检查,或存在不通径就把油管下人井内。

(2)下井工具检查不认真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误认为送井工具的质量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因而忽视了下井前的检查,造成作业返工。

(3)不按操作标准进行操作造成的返工。对施工设计要求的工序严格按操作标准进对施工设计要求的工序严格按操作标准进行施工,是工艺成功的关键。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靠经验不按标准的操作。

在修井工程中,对管柱的试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试漏压力过低,查不出油管质量问题,试漏压力过高,容易把油管打漏。

操作速度过快造成下管柱过程中工具损坏,下大直径工具时因下管速度过快,造成封隔器中途坐封、坐封胶皮损坏等返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作业质量。

完井后的操作工序:完井后的试抽、验漏、验封等工序最容易忽视,对修井成功率有非常大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完井收尾工序质量管理,对降低返工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2 控制无功低效井采取的措施

作业上修前,坚持单井全面论证,杜绝盲目上修;施工前吃透地质、工艺设计,认真编写施工设计,严格审批;对于无效井、多轮次作业井;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返工。深入查找分析原因,严格落实考核。

建立健全了生产异常井上报制度,如不正常,小队要现场落实情况分析原因的同时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质检组,我们将结合井史、井况及现场情况上报作业科并和采油矿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去做工作,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生产。今年以来通过采取碰泵洗井等手段先后有夏72X3、盘40P10、商8524、临13X41、夏53X112、夏32X715、临7X401C、临33122、夏522、盘142等10余口井恢复正常生产。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从今年回头井的分类看,管杆原因占回头井总量的24.4%,比重较大,因成本原因,一般维护井作业时只对偏磨段的管杆进行更换(尤其是低产井),而剩余管杆的服役时间很难查清,导致短时间内出现油管漏、抽油杆疲劳断的发生。建议进一步加大管杆投入力度,加快油管抽油杆分级管理进程。

下井的管杆柱及井下工具不易使用直接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建议引进一些小而精、便于操作的辅助工具来保障质量检验,例如丝扣锥度的检测能否借助辅助工具让其量化、抽油杆丈量操作不方便、不准确等。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

4 今后工作重点及方向

树立大作业质量理念,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产量意识,想抓安全一样抓施工质量,作业施工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精细作业描述、优化方案论证、深化效果评价,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全面提高施工工序的过程控制。一口作业井的施工过程往往由许多道施工工序组成,只有每一道工序都能严格把关话,施工作业的质量才有保证,才能施工出优质的作业井,如果其中的哪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就必定会影响到整个作业井的质量,从而就不可能出现合格的作业井。

加大回头井的治理力度,对于回头井起出管柱后,及时与采油、及相关单位联系,现场查找原因,原因不明确决不轻易下泵。

维护井作业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使发现明显原因也要对管柱全面检查,结合井史全方位考虑问题,避免短期内再发生其它问题导致重复作业。

参考文献:

[1]张新峰,刘督玲.强化井下作业管理 提高井下作业质量[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3,(1)

[2]井下作业工.石油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涵洞施工监理注意事项 下一篇:电子航道图航标数据质检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