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三心”校长

时间:2022-07-12 09:44:47

人们都说要一心一意做校长,做一个“整个儿”的校长。从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还应该努力做一个“三心”校长。

对教师要有“敬畏心”

校长与教师只是工作岗位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学校何来?如果没有学校,校长又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讲,校长对教师要心怀敬畏。敬畏产生尊重,尊重产生信任,信任产生和谐。心怀敬畏,校长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师的“人样子”;心怀敬畏,校长才会认真“备会”,而不是信口开河;心怀敬畏,校长才会“体察民情”,把教师冷暖挂心上;心怀敬畏,校长才会对教师“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和教师建立手足之情。

我区实施城区教师支教农村学校政策的第一年,我带领王宁和房蕾两位首批支教教师参加教育局会议,她们一个被分到了西北部的召口小学,一个被分到了南部山区的边河小学。会后,边河乡教委领导要请房蕾老师到校熟悉环境,房老师跟我告别时说:“刘校长,我就走了!”一句话说得我泪如雨下,内心就像自己的妹妹即将“远嫁”,这泪水一半是感情、一半是悔恨。房蕾老师是2003年分配到我校的80后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工作不太注意方式方法,犯了些错误。犯错误是年轻人的权利,但是学校先后两次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予以“记过”。文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起草的,每一句话也都是我宣读的。现在想来,追悔莫及,究其原因,都是不“敬畏”教师所致。如果有些许敬畏心的话,作为校长,绝不会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对待像自己妹妹一般年龄的教师。

对家长要有“同理心”

已近不惑之年,我也为人之父,孩子刚刚小学毕业,对“可怜”的天下父母之心,感同身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家长,校长要有同理心。虽然做不到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但把学生当成兄弟姐妹的孩子、庄里乡亲的孩子、左邻右舍的孩子总该可以吧。一正一反两件事情,让我对家长的同理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周末,我接到学校足球教练的电话,说两个孩子由于奋力拼抢发生了碰撞,其中一个头部受伤正在往医院赶。我安慰了几句,让他第一时间通知家长。随后,我联系了政教主任和两个孩子的班主任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先慰问受伤的孩子,询问伤情,再向家长真诚地表示歉意。家长很开明,也很感动。

另一个也是一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一个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不慎磕掉了半颗门牙,正值放学,班主任处理很草率,让孩子在水龙头上洗了洗血迹,包上一张卫生纸就打发孩子回了家,也没有及时通知家长。可巧当天家长加班,回家很晚,看到少了半颗门牙的孩子,可以想象当时家长会是什么心情:一是疼,疼自己的孩子;一是气,气老师、气学校。第二天我得到消息赶到医院,面对的是家长冷漠的表情和过激的言辞。咱也是家长,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事件的最后结果是学校赔了人家五千元。

类似的事件,不同的结果。我认为处理得成功与失败,皆源于校长是否有同理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同理心,很重要。

对学生要有一颗“童心”

有一年,学校在孔子诞辰日这天举行读书节开幕式,我代表学校讲话。记得我从天文到地理、从孔子到文化、从“黄金屋”到“车簇簇”,洋洋洒洒讲了近二十分钟。老师们都说我讲得很好,我也自鸣得意,问参加开幕式的女儿老爸讲得怎么样,女儿回答了四个字:“听不大懂!”一瓢冷水浇了我个透心凉。作为一个小学校长,整天讲一些孩子“听不大懂”的话,岂不笑哉!

“儿童立场”成了我以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量讲学生能听懂的话,做学生喜欢的事,就连贴个通知也尽量贴到孩子容易看清楚的高度。在我的积极倡导下,学校把星期三定为“快乐日”,在这一天学生可以穿校服,也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我的着装我做主”;下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设了五大类三十多门校本课程,以“小主人俱乐部”的形式供学生选修;星期三还是“无作业日”,教师不统一布置书面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践活动。

校长的“童心”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给师生带来幸福,也能给自己带来健康与阳光,不可或缺。

上一篇:拿什么来爱你,孩子 下一篇:创意素材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