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灵山寺夫人庙会

时间:2022-07-12 09:44:41

好溪堰头灵山上的平天圣母殿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明代曾友颜在游平天圣母殿时也曾写诗《游灵鹫山仙姑殿》,记述当时的面貌。“一经入秋林,萧然万籁侵。岭头环暮霭,殿角杂鸣禽。泉落参禅味,堂空感客心。惜无王谢辈,访胜共登临。”期间,平天圣母殿曾一度被毁,1989年按原貌修复扩建。近年由各地香客和附近一带村民捐资重修。重修后的平天圣母殿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很是气派。殿内供奉的就是陈十四夫人,亦称“平天圣母”。

灵山,原名灵鹫山,俗呼马头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区城东北约7公里处,是本土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宗教名山。

《明一统志》载 “灵山寺,为五代时建,旧名灵鹫”。道光《丽水县志》称:“灵鹫寺,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据考证,它始建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即汉光初三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因大火焚毁,唐朝贞观六年(633)重建灵鹫寺,定名为灵鹫禅寺。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僧人、剡州丹城人祝生修缮了寺宇并新建观音堂,将灵鹫禅寺改为祝生寺。

北宋时,灵鹫寺进入发展扩大的鼎盛时期。祝生坐化后,其子祝君继承了祖业,被全权授予修缮寺宇。当时提倡释道联理安天下,佛道两教旺盛,祝君扩建了大雄宝殿和禅房,又将剩下银两购买了寺宇周边的沈氏山林数千亩,赐于寺院管辖,寺院规模进一步扩大,深得众弟子的人心,后顺众僧尼推举,继出住持,并改祝生寺为祝山寺。祝君,祝生之长子,世家学儒,学业兴盛,时有敬老之举,俗称丹城孝子。由于其父是从官位上逃隐出走,建隆三年(962),祝君一路寻找父亲,最后在处州灵鹫寺寻得,后随父开始学三论,精勤律部戒法,能讲善辩,众僧多为钦重,倾得弟子之见。宋明道元年(1032)圆寂,年寿九十八。当年,再一次修缮并扩建了禅房,并恢复了灵鹫禅寺名称。

南宋嘉定九年至十一年(1216-1218)在大雄宝殿前建有4座石塔,石塔塔铭在《栝苍金石志》均有著录,称为嘉定间比邺所为,并称“辞皆一律案(按)六朝人造像,或铜或石,多有唐时建石幢刻尊胜陀罗尼经,遍天下佛寺,此起石塔同一义也……”。由于1961年为服从瓯江水电站建设需要,石塔被迁至云和县,水电站停建后,运回丽水城立在万象山公园小栝苍山南园遗址西侧岩石上,灵鹫寺石塔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四年(1371)扩建了东侧平天圣母殿及道房等设施,明万历年间曾任处州通判的青田人刘世懋(字德昭)曾写诗《灵山寺》:“一宿灵山寺,云房古木深。松风随枕落,竹色入窗阴。妄绝意无梦,空明自见心。觉来还起坐,微月照西林。”从《明一统志》对灵山寺的记载和刘世懋《灵山寺》的诗中得知,明代己将灵鹫禅寺改名为灵山寺,并延续下来。

明万历年间,诗人、山东临朐人曾友颜赋《灵鹫山八景》诗赞美了灵鹫山宜人景色,八景分别为溪雨亭、留云坞、落泉渠、半月池、突星岗、九曲岭、五方坪、红鞋岩。

改革开放后,青林、岩泉等一带村民以灵山寺为中心,先后捐资修建了亭台楼阁等20多处,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堂、祖师殿、藏经楼、八角殿、平天圣母殿、胡公殿、罗汉堂、三宝殿、阎王殿、地藏王殿以及关公殿、弥勒佛、历代帝王塑像馆和包公殿,以及重建段公亭、憩雨亭、望城亭、灵山亭、燕云亭等。

“一字一横一朵云,唐朝出个陈夫人。夫人庐山传妙法,遍行天下救万民。”这是丽水东乡一代广泛传唱的“夫人歌”。歌里的主人公就是闽浙一带崇拜盛行的“陈十四夫人”(丽水历代地方志书载为“顺懿夫人”)。

2010年农历正月十五,灵山寺夫人庙会在东郊好溪堰旁的青林村隆重举行。夫人庙会也称“夫人会”,就是“十四夫人”出巡活动。整个夫人庙会场面十分壮观,旌旗招展,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相传这个活动在这一带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好溪堰渠上游的青林及附近岩泉、社后等村庄,每年轮流举办夫人庙会。

陈十四夫人,又名陈静姑、陈进姑,俗名陈十四,福建古田县临水村人。静姑生而聪颖,幼悟玄机。父名陈上元,讳陈昌。道教法师,官封谏议户部郎中,母葛氏。兄陈二相,号法通;义兄陈海青,讳法清。两兄承父业。因静姑生于临水,故称临水夫人。其他尊称甚多,如大奶夫人、 陈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天仙圣母、南台助国夫人等等。浙南民间则称“陈十四夫人”或“陈十四娘娘”。

关于陈十四夫人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神奇的故事:相传王母蟠桃会上,观音与众仙比试弹天柱,指破血滴井中,为古田临水中村陈昌妻葛氏所食,于唐大历元年(766)正月十五日产一女,临盆时异香满室,取名靖姑。又因是十四日夜静时生,故又名“静姑”,俗名“十四”。观音两根白发误失,落人间化为白蛇残害生灵。陈昌家传茅山法,乡亲们请陈昌出山为民除害,陈因患背疽难以出行,派子法通、法清降蛇。不料法通被蛇精吞食,法清幸免于难。时靖姑年方十七,为了报仇,立誓上闾山学法。归来时,路过丽水、温州、平阳等地,沿途收妖捉怪,为民除害。后闻白蛇精在福建危害良民。靖姑在白蛇洞前建法堂,布闾山正法,斩蛇身为三段,其蛇灵化作女子逃遁。有一年大旱,禾苗枯萎,陈靖姑此时怀孕三月,便脱胎陈府,前往祈雨。果真天降甘霖,施泽万民。此时白蛇乔装靖姑回府,盗胎并吞食。靖姑驾云而归,愤怒追杀白蛇,白蛇逃入临水洞(在今古田县),靖姑坐压蛇头,令其永不出洞。最终陈靖姑因疾坐蛇头而死,享年二十四。

传说靖姑死后,升天成神,为四方百姓驱除妖邪,求子、祈雨,深受世代百姓爱戴崇拜。各地纷纷建祠立庙祀奉,闽浙一带香火尤为兴盛。夫人庙会是至今在丽水保留完整、影响较大的庙会活动。

至于丽水一带对十四夫人崇拜活动始于何时,谁也说不清。成书于清嘉庆初年的 《梅m随笔》卷二云:“处俗,女子最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俗称‘十四夫人’)。 香火尤盛,庙在太平坊鹤鸣井.凡难产及求子者,必赴庙虔祷。儿生,自洗儿及弥月、周岁,必设位于家,供香花,招瞽者唱《夫人遗事》(其词鄙俚,不可理解),曰‘唱夫人’。每岁上元前二日,司事者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沐浴更新衣。次日,平明升座,请郡城各官行礼,阖城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至夜,夫人出巡,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手执花灯,皆跨马,列前队,殊可观也。”据此,在清乾隆年间或之前,丽水一带的十四夫人唱鼓词和庙会出巡等活动已经极为盛行。

十四夫人出巡有很多仪式。首先是灵山寺董事会开会,民主选举寺院当年的值长。由值长率领随从到平天圣母殿举行祭祀仪式,“请夫人”下山。正月十四日晚上,平天圣母殿里到处张灯结彩,烛光闪烁,高香弥漫,十四夫人神像前的八仙桌上供猪羊三牲及水果、干果等祭品。夜晚,挑选附近村庄福寿双全(丈夫、子女均健在)的老妇,为十四夫人沐浴更衣。

等到十五日傍晚暮色渐暗时,值长持香灯向十四夫人跪拜,恭请十四夫人下山出巡。然后用一顶装饰精美的大轿“请”出十四夫人的“副像”(香樟木雕)。“请”夫人神像上轿后,值长宣布巡游活动正式开始,奏乐鸣炮。这时,聚集在平天圣母殿外各式队列整齐肃立,然后按顺序依次行进,浩浩荡荡向目的地进发。

出巡队伍由两面大铜锣鸣金开道,“咚、咚、咚”,节奏鲜明而浑厚的铜锣声响彻夜空。紧随其后依次是香亭,排灯,由4面蜈蚣旗、三角旗、四方旗组成的旗幡阵,以及十八般武艺表演队伍。夫人神像大轿簇拥其中。抬大轿的是8位父母双亲俱全的壮年男子,而且还有4名备用的,以便中途轮流替换。轿子前轿帘敞开,两侧轿窗开启,十四夫人头戴凤冠,身披霞帔,面如桃脂,慈眉善目,温婉俊美又不失威严。神像后随执扇侍女,最后压阵的是唢呐乐队,

山色葱茏,溪水潺潺,旷野中的青林村格外宁静。随着出巡队伍的渐渐临近,周边村庄的善男信女以及丽水城内慕名而来的香客如潮水般涌向青林、关下等城东一带村落。

在漫长的通村大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沿线乡亲点燃香烛,摆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果品小吃和斋饭,虔诚地迎候十四夫人大驾光临。出巡队伍经过时,举家站在门口迎候,主持人(俗称“通情义”)手持通红的邀请书,向围观众人宣读名册。然后,受邀的农户献上红包并燃放鞭炮,目送十四夫人前往下一家预约“迎夫人会”的人家。

十四夫人所到之处鞭炮不绝于耳,人山人海,场面激奋人心,蔚为壮观。有些跟随出巡队伍围观的青年小孩,也兴致勃勃地点燃随身带的各式烟火,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伴随五彩斑斓的火焰在青林一带的夜空中激情绽放。

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光临最后一家的邀请后,十四夫人会巡游活动便宣告结束。队列依次打道送十四夫人回殿。许多围观的群众依旧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期待来年正月十五的到来。

上一篇:对传承人实施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水质分析中的检出限及其确定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