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庭原因与青少年违法及其防范

时间:2022-07-12 03:10:09

浅议家庭原因与青少年违法及其防范

内容摘要:家庭是青少年的最主要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家庭存在的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影响作简要的分析并对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内容和保障措施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青少年的社会化与家庭的作用,第二部分论述不良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不良因素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征。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河南省2003年较2002年青少年犯罪人数上升17.8%,而2004年1-10月份比2003年同期上升20.7%。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毒瘤。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多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主要的场所,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行为模式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青少年的社会化与家庭的作用

所谓社会化是指人为了适应社会要求,取得社会生活资格,从单纯的生物体向社会成员转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规范、发展社会性的具体实践功能。这是基本的社会化,其主要对象是社会中的未成年人和青年人。其内容包括对婴幼儿和青少年进行的有关参加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本领、行为规范等一切影响和一系列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社会通过其代表和组织机构,将社会化的内容,经过各种方式传授给进行社会化的对象,进行社会化的对象能动地接受社会化的内容,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模式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家庭因素始终贯穿青少年社会化这一过程。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因素,也即进行社会化指导和传授的一方对于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进行误导、诱惑,使社会化的对象接受不良的社会化内容,导致社会对象人格错位,生活模式出现偏差,最终导致悖离社会规定的要求。我们知道所谓犯罪人人格是指个体因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行动心理和行为倾向。个体在形成了这种不健康人格后,在一定条件具备的时候,极易实施不良行为乃至犯罪,青少年当然也不例外。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家庭,社会、自然的环境影响是通过家庭发生。对人格影响最深刻的也是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其子女的各种正常需要能得到基本的满足,社会规则和行为模式的内化过程就能遵循社会的主导方面,从而为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健全的人格得以形成。反之,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障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就可能难以完成,其不健全或扭曲的人格也因此而形成,进而导致犯罪。

二、不良的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但就以下笔者认为的主要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家庭存在情感缺陷。其主要特征是家庭成员中缺乏感情,具体表现为:①夫妻间感情淡薄,形同路人;②父母、子女等上、下代之间有较明显的代沟,彼此无好感可言;③同辈间感情平淡。有的情感缺陷家庭只有其中之一情形,更多的是多种情形并存。情感缺陷的最根本原因是家庭建立的基础不牢。如包办婚姻或婚后感情不好或有外遇等。由于建立家庭的基础不牢,天然的家庭隔阂导致了其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不足,相互间的信任度不好。情感缺陷型家庭中出生并成长的青少年,有时不免成为上辈的出气筒或替罪羊,在享受不到家庭温暖时就可能以捣乱、挑衅、反抗或离家出走,变成问题青少年,又从问题青少年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教育是家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一些青少年正是由于家庭中受的教育有缺陷,使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家庭教育的缺陷表现为:

1、教育内容不全面,家庭教育功能发展失衡。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文化教育还包括人生观教育、性格心理、能力、法制教育以及生理卫生知识的讲解等多方面教育。而有些家庭往往是各种教育功能参差不齐,特别是忽视最基础的人格教育。如今暴力恶性案件青少年居多,且作案时手段残忍、凶狠,就是缺乏善良、正义等基本人格素质的反映。

2、教育方式不得当。主要包括过分溺爱,疏于管教,家庭暴力,教唆示范等。据某市少管所对44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调查统计中,发现因家教不当导致其犯罪的占50%。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庭祖辈、父辈的百般宠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在家中俨然是“小皇帝”,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这种教育方式使一些孩子因此养成不良性格,形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自私、任性、虚荣、懒惰、奢侈、无理、粗野、放纵、贪婪、好逸恶劳,对社会、家庭缺乏责任感,无奉献精神,对他人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为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表明,对子女溺爱导致子女违法犯罪在整个犯罪现象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某次调查中发现,因过分溺爱而使子女走上犯罪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疏于管教,不愿多花精力和时间去管教孩子,信奉“自然成长”原则,抱着“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的心理,对子女放任自流,结果使孩子受到社会不良教化,生成不良品性,有小错而大错,甚至违法犯罪。

家庭暴力同样会影响子女身心健康成长。这样家庭中的父母信奉“黄荆棒下出好人”,用打骂等粗暴方式来教育子女。实践证明儿童接触暴力不仅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社会关系和学业成绩。研究者证明身体接触暴力的儿童在与同龄人玩耍中,比没有接触过暴力的同龄人有更多的攻击、打架、卑劣和行为。所以说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子女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孩子将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更甚至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怨恨情绪。

也有一些家庭同时具有“过分溺爱”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类家长往往早期对子女过分溺爱,一旦子女出现问题或不能按父母的愿望发展,便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对待。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问题。一些家长总是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子女,按自己的期待过早进行定向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在孩子成长早期表现出过分溺爱,而当子女无法或不愿按父母愿望和期待去成长和发展时,又会引起父母对孩子的粗暴对待,进一步加深家庭代沟,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和反叛行为,导致犯罪。

此外,另有一些不轨家庭,有意无意给子女犯罪的示范和暗示。生活在此类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而子女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父母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孩子。父母行为或言语朝三暮四无常性,或作风不正,行为不轨等,都会直接导致孩子不良品德和坏习惯的形成。有的家长言行不一,如在麻将桌边教育子女认真学习,甚至一边让子女不要看不良书刊,一边又自己在家庭里播放录相。这样的家庭教育,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有些家庭鼓励教唆子女去盗窃以供自己之需。据上海市所做的典型调查,相当一部分少女犯罪,是在母亲、祖母或姐姐的影响下学坏的。

3、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保障不力。首先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带着未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因经济及暂住地教育本位主义等影响,无法保障子女就学。这是近几年内出现的较普遍的现象。其次是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读书无用,当然近几年内这种情况已不多见,但在某些地方却依然存在。还有一些家庭贫困,父母无法负担孩子受教育的所需费用,导致孩子辍学。这部分青少年由于无法就学,便成为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都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这些不良因素在他们身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导致起社会化进程受阻,对社会产生一种“不适应症”,其中一部分人由此成为罪犯。

(三)家庭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指家庭成员结构成分不完整,包括夫妻离异型家庭亦称单亲家庭,以及断层家庭即祖孙家庭。

1、单亲家庭。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和离异家庭的增多,以夫妻离异型为主的单亲、离异家庭孩子违法犯罪,分别占当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56%、61%、63%。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灵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离异家庭造成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减少,使其角色转换困难,从而家庭情感弱化,甚至发生遭遇遗弃后流浪街头,进而发展成为犯罪。首先父母的离异过程,就对孩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彼此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埋怨、挖苦、吵闹甚至打骂。家庭的不和睦,使孩子对家庭产生一种背离感,在家感受不到亲情、温暖,更多的是烦恼。从而产生离开家庭寻法语自在生活的想法,这必然会使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开始结交不良朋友,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这种情况在父母离异后难以得到解决。有的离异夫妇彻底不管,让孩子在父母之间来回游荡,生活没有安定。这些父母连孩子的基本生活也不顾,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了。孩子一旦没有了父母的教育、管理,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心理、生里上都会带来种种消极影响。

首先,孩子的人格发育受到阻碍,因为人格的发展成熟有渐进性。而由于父母对孩子抚养义务的推诿,孩子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对社会、他人情感上产生距离,缺乏责任意识等等。由此,未成年子女容易人格发育“后天不足”,这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根源。其次,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扭曲,孩子一般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感,家庭健全,孩子就有安全感,其成长中的烦恼、不安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都会得到舒缓。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则由于父母离异,更甚至父母对自己的抚养责任的推诿缺乏归属感、安全感,以至于自我保护意识极大增强,达到一种病态的程度,表现为孤僻、敏感、多疑、焦虚等,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发生扭曲。再次,单亲家庭使未成年子女社会适应能力弱化。由于人具有社会性,即作为单个的人必须适应社会才能生存、发展,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是从家庭中养成并强化的。而单亲家庭的特征就是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情感的麻木,甚至冷酷,相互适应和包容性明显降低。以家庭为背景来考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不难看出家庭缺陷带给未成年人生活能力上的种种缺陷,其犯罪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那些生活在健全和谐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

2、断层家庭,即祖孙家庭。形成这种家庭的原因有多样如父母离异、各奔东西,祖父母便成为未成年人监护和抚养人;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孩子交由祖父母抚养;父母双亡,祖父母顺理成为子女的监护人等。由于这种家庭中祖父母大多年迈体弱,没有过多的精力顾及孩子,以及“代沟”的客观存在,孩子难以接受祖父母的所作所为,祖父母也瞧不顺孩子的行为,所以这种家庭很难较好的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抚养义务。另外就是祖父母一般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总觉得孩子不跟着父母已经是受了委屈,于是对孩子百般补偿,过分宠爱,以至于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总之这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大多由于得不到正常的关爱或教育导致其认为父母遗弃了自己,形成悲观、厌世、弃学等心理,或是由于受到过分溺爱养成自私、自大、刁蛮任性等不健康心理性格。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很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潜在诱因。

(四)下岗家庭的孩子犯罪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代,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企业倒闭和停产,难免造成了一批工人下岗待业。在这些父母下岗待业的家庭中,孩子违法犯罪的已非个别。在2003—2004年河南省未成年人犯罪中,父母至少有一方下岗的分别占47%、58%、70%,已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把父母下岗同孩子的违法犯罪联系起来呢?父母下岗首先带来的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孩子的一部分要求就不可能得到满足,而这些青少年都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迅速发育,急剧变化,体形上已基本接近成人,生理上也日趋成熟,使他们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现实社会又充满各种诱惑,要实现这些欲望,必须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这时,一部分未成年人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就可能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以非法手段达到物质上的满足。统计发现未成年人犯罪以财产型为主的在2002、2003、2004年就分别占到85%、87%、86%。

另外,父母下岗对家庭的稳定和睦也带来一定影响。有些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技术比较缺乏,在再就业方面又挑三拣四,长期得不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因此造成了心理上起了变化。有的开始变得烦躁,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温馨;有的自暴自弃,对家庭成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对孩子的成长也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更有的父母把心中的怒气发泄成对社会的不满,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这一切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孩子,只能产生消极的作用。如果父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对社会不满,就会使孩子也产生这种不良心理,有的孩子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则由于父母的下岗,孩子的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自卑感,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再加上父母不良心理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对抗社会的行为。对于由下岗引发的这样一系列新的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家庭因素是造成孩子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够从家庭首先预防,那么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将大大下降。

三、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的优点

由于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最初和最主要场所,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如长期性,一般来讲,家庭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生活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因而从时间角度上讲,家庭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优势是其他诸如学校、邻里等社会机制无法相比的。又如全面性、针对性。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孩子的习性的优劣、品行的好坏,父母最清楚,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也最有发言权。另外,家庭预防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血缘上的继承关系,情感上的依赖关系,还有经济上的供求关系,法律上的监护关系。这些都使子女很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管束,即使父母的批评和责备尖锐了一些,子女都能谅解,所以这种心理上的亲密优势使家庭在预防少年犯罪方面十分有效。

(二)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的内容

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从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庭教育要做到:第一,要全面。既要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要注意社会道德教育、生理卫生知识讲解,更要注意法制教育;第二,教育方法要得当,尽量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苛,一贯要求”,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第三,把握教育时机,青少年时期又称“青春危险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较强,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一定要从年龄特征出发,采用适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启发诱导。

其次,家庭榜样示范。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天起,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因而,孩子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人是父母。父母的劳动态度,兴趣爱好,习惯以及个性特征,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是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家庭中的父母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有可能像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家庭中父母良好的身教是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再次,家庭气氛熏陶。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世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综合,有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无形则是家庭气氛的熏陶。家庭气氛对孩子影响虽然不像父母言传身教那样直接有力,但它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给青少年品德发展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家庭对子女的管束。青少年时期既是他们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又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青少年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家庭必须对子女严加管理和约束。第一,密切注意子女的思想意识变化,一旦发现思想上有症结,行为上有偏差,应当立即排解、纠正,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第二,注意周围环境。诸如,注意周围环境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切实堵住外界各种污染源头,尽力保护青少年心灵的纯洁性。第三,注意子女的交友情况。青少年精力旺盛,善于结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应该了解子女所交朋友的思想品德状况,只要发现其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轨者应立即责令子女与其继绝来往,警惕那些可能引起犯罪的外来观念深入到青少年思想之中,尽量把犯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三)实现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保障因素

要使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能行之有效的实现,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保障因素:

首先,夯实婚姻基础,建立健全的家庭。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环境。当然,健全的家庭并仅指家庭形式上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共同营造出一种家庭氛围。父母品德优良,家庭气氛和谐可以熏陶子女形成真诚友爱,善恶分明,勤于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可以这样说,健全的家庭是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功能得到实现的首要保障因素,而夯实婚姻基础是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关键。婚姻是家庭合法合乎情理的前提,因而婚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健全与否。所以必须夯实婚姻基础。而夯实婚姻基础首先应强调婚姻的严肃性与神圣性,建立以真爱为基础的婚姻,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坚决抵制视婚姻为儿戏、不负责任的做法,为建立和谐、幸福、美满家庭创造条件。

其次,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这种说法尽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养不教”都是“父之过”。但它也说明了一点,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父母责任心强,时常留心子女的发展状况,及时评价子女的思想行为,好的予以鼓励,错误的立即批评教育,让子女沿着社会培养目标的轨迹发展,就可以远离犯罪的漩涡。

再次,家庭与社会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青少年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不可能不影响他们成长。因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除了做好家庭内部工作外,还应该与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既要将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规范、社会时事新闻折射到家庭教育之中,又要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教育子女正确认识社会阴暗面,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必须使家庭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让家庭预防机制置于社会综合治理范畴之中,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最后,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公众对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公众此方面的防范意识。我们知道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到家庭预防的重要作用,而且要让大家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家庭职能以达到把青少年犯罪扼杀于摇篮中。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弱势家庭的关心,加强对特困生的帮助,必要时给予经济支持,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应受的学校教育,避免经济困难的家庭因支付不起学费而使其子女辍学,沦落为不良少年。这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希望大家都献一份爱心,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总之,青少年犯罪预防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小结

本文着重论述了家庭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从家庭角度出发预防青少年犯罪。但是并不是家庭存在不良因素就一定导致家庭子女违法犯罪或一定不能正常的适应未来的生活。因为毕竟内因才是犯罪的关键因素。对此,我们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参考文献:

①《犯罪学教程》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犯罪学原理》宋浩波著,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犯罪学原理》张远煌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④《犯罪社会学》吴鹏森编著,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⑤《刑法的启蒙》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中西法律对比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下一篇:集群企业融资现状及需求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