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动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22-07-12 03:07:59

运用互动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以电子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互动技术走进日常课堂,弥补了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几率,为实现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互动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首先,我们把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教学的依据。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现有思维方式、相关知识、生活实际等,使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其次,鼓励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如在学习“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利用手中的两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两个小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而后,利用白板的智能笔功能,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和别人不同的拼摆结果一一展示在白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通过运用白板的拖动、擦除、旋转等功能,探索出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第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实现知识建构。

互动技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互动技术的互动功能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教师运用其他平台制作课件的时间,克服了运用其他平台很难实现让学生与媒体进行交互的弊端。如在《锐角与钝角》的巩固练习阶段,教师一定会让学生通过一个角来判断某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必定是什么三角形。我们用其他平台制作这样一个课件,至少也要花上十多分钟,而运用电子交互白板的智能笔或导入资源库中的三角形,十几秒钟就可以制作完成。通过白板的漫游功能,教师可以使三角形从白板的上下左右出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也可以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让学生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来变换三角形,在互动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互动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要想设计出好的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争议的按点和让学生能够互动的白板课件,就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主要体现在准确找到教材的重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反馈问题和互动白板课件。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针对本课的重点设计了按点:下面四组线段是否都能组成三角形?A.4、5、6;B.5、6、10;C.4、5、10;D.4、6、10。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就是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的,其目的一是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二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反馈后,再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小棒进行拼摆,请学生把自己的拼摆结果运用白板的旋转和拖动展示出来,从而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互动技术促使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是在走自己的教案,只要有一个同学的回答符合自己的提问目的,就会进入下一个环节。而对于其他同学出现的问题或提出的疑问置若罔闻。互动技术的应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促使教师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并依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应变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相应的预测和策略的制定,在出现不同的反馈信息时能够按照预定的策略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要能够应变没有预测的结果。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开头、结尾与中心内容的关系,以及开头和结尾的内在联系,教师选择了某个同学习作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阅读后进行评价。结果学生都选择了“好”。于是,教师出示了习作的中心段落,学生阅读后进行了二次反馈,结果71%的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不好”了。教师请改变选项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相互交流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头和结尾要与中心内容相符,开头和结尾也要对应。

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促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还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两年多来,学校教师们的课例、论文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评比中取得佳绩;三个典型课例,发表在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上;在全国课例评比中,学校还获得特等奖4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25个。■

上一篇:因材施教在美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下一篇:电动机接地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