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艺术研究

时间:2022-07-12 12:37:5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艺术研究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社会发展,对话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对话教学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对话艺术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平等的对话。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和学生实现有效的对话互动,教师需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对话氛围。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活跃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倾听,用心聆听,通过聆听学生的看法,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发现学生之间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关注每名学生,尊重和理解每名学生,赋予学生进行课堂探究的动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索,讲解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让学生自由地回答。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上进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说激励性的话语,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进行师生对话

1.利用趣味性的语言展开对话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良好师生对话,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进行对话的兴趣,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以《惊弓之鸟》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成语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就自己疑惑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了更羸说自己能够不用弓箭便把大雁射下来,魏王为什么那么惊讶呢?教师这时可以笑着说:“对于魏王和更羸来说,更羸现在的身份应当是公司中的小员工,而魏王是公司的老总,当一个小员工没有经过老板的决定就擅自下了决定,认为不用弓箭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你们认为老总会相信吗?”将古代的君臣关系转化成现代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成语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这时,学生一定会大声说:“老板是不会相信的!”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对学生说:“那就对啦,当老板不相信你能够完成某件事时,你应当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带领学生学习与更羸射大雁动作相关的描写内容,之后教师对学生说:“更羸成功了,我想老板看到自己的下属这么能干,一定非常高兴。”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优化对话的效果。

2.寻找合适的对话话题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良好的对话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寻找合适的对话话题,促使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首先,对话的话题要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每名学生全部参与到话题的对话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以《黄山奇石》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这样的对话:“孩子们,你们在节假日出去游玩了吗?可以向老师介绍一下吗?”利用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回想,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班级中学生纷纷举手,教师随机听一听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啊,你们去的地方都好有意思啊,老师也有一个景点要介绍,同学们想看一下吗?”这时学生一定会积极地说:“想!”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黄山奇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从学生日常的旅游活动为主题进行展开,自然引出黄山奇石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在设置话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赤壁之战》的学习为例,文章中的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曹操和东吴分别为战争进行的准备工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否还有疑惑,若是学生均称已经全部理解段落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曹操和东吴双方为应对战争进行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将曹操和东吴进行对比,谈一谈哪方准备得更为充分,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根据。这个问题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为了解答问题,学生会认真研究文章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对话。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

参考文献:

[1]祁建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J].上海教育教研,2010.

[2]吴静.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专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下一篇:基于儿童:小学数学低年级师生和谐沟通艺术浅探